国内外图书馆转型与创新动态继续教育高

国内外图书馆转型与创新动态

——继续教育高级研讨班学习汇报

作者:李敏

年6月28—7月3号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为进一步拓宽图书馆员学术视野,提高业务和学术水平,举办了暑期继续教育高级研讨班。上海图书馆原馆长、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会长吴建中教授做了精彩的国内外图书馆转型与创新动态报告,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司莉教授系统讲述了图书馆与信息服务营销,《大学图书馆学报》副主编、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王波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学术研究体会讲述了图书馆学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的方法和技巧,此外,还邀请了UI设计师,年获全国PPT设计大赛一等奖,马志强老师讲解了ppt进阶之道;以及安徽大学讲师团讲师、校团委副书记高贵和老师谈中国传统的“君子”之道和“三立”价值的古今通鉴。

吴建中教授做的《国内外图书馆转型与创新动态》报告从国际化的视角,同时结合国内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指明图书馆工作正处于:“走向明确、转型为要、布局未来”的发展阶段,在这“走向明确、转型艰难”的时期,图书馆工作既要面向未来,又要脚踏实地。他的报告包括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学术图书及其未来。他阐述了今年六月份,英国艺术和人文研究理事会与不列颠图书馆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的观点:“学术著作在可见的将来仍以纸质形式出版,而电子书仍将以补充的形式而不是替代的形式存在”。

2、纸本销售回归,数字疲乏抬头。CODEX调查表明,25%的年轻人花在数字设备上的时间减少。最近数字销售也下降或饱和的倾向。电子书提价等因素导致大量电子书销售的下滑;美国书店销售年上半年同比上升6.1%,是年以来首次出现回暖。

3、移动互联网vs.传统互联网。“数据计算器”公司在跟踪了万个网络流量后发现,年10月在移动设备上载入的网页比例为51.3%,首次超过了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其中手机贡献了46.5%,而平板电脑4.7%。这一比例在年还不到5%,在3年前也仍低于25%。但是,很多企业(包括图书馆在内)的网站并不是为手机和平板电脑设计的,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走了弯路,特别是许多图书馆按传统的方式管理数字图书馆。

4、转型中:大学图书馆。国内外大学图书馆之间差距大,国内大学图书馆仍保留了传统图书馆以书刊借阅服务为主的服务模式。在我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图书馆中,除阅览区外的空间服务区比例最高的是武大,18.4%,平均仅12.7%。在电子资源购置费占文献购置费的比例上,国内大学平均为50.32%,美国大学平均为70.04%。

5、图书馆发展的十个新话题:

5.1、图书馆与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是图书馆发展大趋势,年8月国际图联发表《图书馆与社会发展宣言》,旗帜鲜明地表明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职业价值。年发布的《获取信息和发展里昂宣言》对此作了高度概括:图书馆能够提供安全的空间;提供信息获取和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的服务;保护文化遗产;鼓励跨文化交流;并为教育、扫盲和阅读提供支持。

5.2识字与素养:国际阅读协会改名为国际素养协会,以前为国际阅读协会(IRA),成立时的宗旨是提升阅读指导,促进阅读研究、养成阅读习惯。改名的目的是,大家都认为“素养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图书馆活动空间更宽阔了。图书馆要为提升民众的职业素养服务,为城市就业和减贫做出贡献,图书馆还要为提升民众的学习能力服务,造就一批具有数字和技术素养、面向未来的人才。从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报道来看,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重心,将逐渐从阅读向包括阅读在内的更广泛的素养转移,而且更加突出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希望让更多的人能通过掌握这些技能,增加工作机会,提高创业能力,提升生活品质。

5.3空间再造:促成空间再造的原因之一是来馆人数下降。来馆人数下降是全球趋势。网络这么发达,何必来图书馆看书?开始对图书馆的价值进行反思。图书馆应提供获取信息以及信息资源的公平机会。加利福尼亚州立图书馆与OculusVR合作,在将近一半的公共图书馆配置了VR设备,并提供培训机会。

从按载体布局到按功能布局,以前图书馆的布局一般都是按照纸质书的流程来设计的,阅览室的主要功能是借阅,现在要按照业务的功能来设计,需要重新思考空间问题。空间再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没有成熟的样板。空间再造不仅打破了以借阅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创造了以分享为主体的交流空间,而且也促进了图书馆与读者、社群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在开放中进一步发现需求,并不断地满足和激活需求。图书馆不分大小,都可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激活空间资源,发挥交流价值。

5.4开放运动: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开放科学。以开放为主导的学术出版体系正在形成,早期图书馆提出开放获取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期刊涨价的话,今天这一被动的局面正在改变。不仅出版界正在改变其商业模式以支持开放获取,而且这一开放运动也促进了图书馆转型,从传统的数字图书馆模式中摆脱出来,向适应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新环境过渡,有学者认为,在重心从研究成果的公开和流通向研究数据的再利用转移的今天,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基本单元,将从作为研究成果的学术杂志及论文,向作为研究过程的科学数据及预印本转移。哈佛大学图书馆咨询委员会于年发表了一份报告,提出应对大学图书馆经费危机的最佳解决方案是推进期刊的开放获取。

如果每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论著都能开放获取的话,大学不仅将真正实现学术中心地位的回归,而且将有力推动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5.5人工智能:国际图联趋势报告(IFLATrendReport)该报告提出人工智能对图书馆未来的影响:一是下一代超越关键词检索的浏览器和对网页内容的语义分析;二是综合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以支持实时多语言翻译;三是对多元、复杂网页内容的云服务众包翻译和识别。国际图联的







































过量使用苯酚的危害有哪些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345rhic.com/tshyzx/8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