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好父母需要一生的学习

在注重教育的方法同时,对于教育、育人、学习这些事件的本身,我们也应当有一些思考。我们是否在教育中,掺入了自己的成见,或者因为自己的视野局限而做的不够好?今天为大家推荐的书籍是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作品《一生的学习》,它将带领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

《一生的学习》介绍了我们做父母的不足。可以想想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想想我们是如何一天天变得平庸的。如果教育只是像用模具来塑造各种标准样式的人,教导人们去寻求安全感、成为重要人物,或是早日过上舒服日子,那么,教育只有助长了这个世界的不幸与毁灭;如果教育只是一个职业,一项赚钱的方法而已,那么老师怎么会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克里希那穆提是印度的著名哲学家,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他的观点透彻鲜明,每句话都是一针见血,不容你有丝毫的退缩回避。他要你放开你的家庭,种族,信仰,观念,教条的限制,在每一个当下,纯然的去观察自我的真相。可以说,他的作品从旁观者角度观察着生命和自我,将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实重新拆解审阅,得到新的火花。

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已经译成47国语言出版。如果你的孩子阅读能力尚可,不妨读一读他别的作品(如《探索与洞察》),对孩子也会有很好的哲学启发。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正是重新思考你与孩子关系的好时机。我们要如何抛开“教育”的条条框框,以亲子之爱为原点培养我们的孩子?我们要如何正确地看待教育、亲子关系?带着这些疑问去书里找找答案吧,或许哲人的话对你非常有用。

书中这样说道:

正确的教育,在于了解真实的儿童(thechildasheis)而不将我们认为的他“应该如何”加诸他的身上。将他围困于“理论”的框架里,是鼓励他的顺从附和。如此会滋生恐惧,在儿童的心中产生了“他的真面目”和“他应该具有的面目”之间的不断冲突;而一切内心冲突,都会向外表露于社会。理论,是我们了解孩子,以及孩子自我了解的实际障碍。

一个真正希望了解孩子的父母,并不通过某种理想的幕布去看孩子。假如他爱孩子,他便会观察孩子,研究孩子的倾向、性情和他的特性。惟有当一个人不爱孩子的时候,才会把某种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因为如此一来,由于要求孩子成为这样的一种人或是那样的一种人,一个人的野心便借着孩子而获得实现。如果一个人爱的不是理论,而是孩子,这时才有帮助孩子了解他真正自己的可能。

没有父母生来是最成功的父母,这“一生的学习”,不仅指孩子的学习,更指向父母的学习。在亲子关系和教育上,我们总有能够学习的事情、总有能重新思考的道理。保持这样的质疑和谦虚,正是这本书要教会我们的品质。

*本文为优家启航原创,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在文章首段上方附上“来源







































北京有什么好的医院是治白癜风
白癜风怎么得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345rhic.com/tshy/7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