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4本书,才知道什么是ldquo

彭洋医生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16/9192503.html

贾平凹说,活得有趣,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倘若你觉得生活无趣,归根结底是少了懂美的心。

清代作者张潮有言:“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懂美之人,对身边的人、眼前的事是深情的,精神天地也是极为广阔的。

他不会被忙碌牵绊、琐碎绞缠,不易陷入焦虑烦躁。因为懂得如何发现美,就算生活一地鸡毛,也依然能把日子过成诗。

曾有西方哲学家惊叹:“中国人的美学,是一种感性之智”,它不仅教会人们用美的眼光审视生活,还教会他们如何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

现实生活中,越是深谙美学之人,越能撇开贫富,活出惬意风趣,令人羡慕的一生。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生活才符合中国人的美学?品茶焚香,摆瓶弄花?

不急,先静下心来,将这四本书细细品读,你便明白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内核,实行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幽梦影》是国学大师林语堂毕生极力推荐之书,《小窗幽记》则是大导演王家卫的枕边书。

《菜根谭》和《围炉夜话》不仅影响了汪曾祺、周作人等民国大师,还有千里之外的伏尔泰、卢梭等思想领袖。

“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即是升华境界,亦是摆脱琐碎庸碌。

而中国人的生活美学,最能抚慰中国人的心。因为它已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几千年,就等你走进它,了解它。

如果13亿中国人有同一个理想人格,那必定是林语堂所说的“不逃避社会和人生,也能保存原有快乐本性的人”。

若想成为这样的人,首先推荐你读一读张潮的《幽梦影》。

一向崇尚“美”的林语堂,数十年间孜孜不倦地推介此书,视其为中国版的《圣经》,称它能让人在浊世里安身立命。

果真如此吗?你只需试读几页,就会被这文笔素简,意蕴悠长的“金句”深深吸引。

林语堂说,和中国其他诗人、散文家不同,张潮的《幽梦影》透着清朝文人独有的“性灵”,一种清洁、透明而单纯的性情质地。

一轮明月、一棵树、一只花鸟......所有生活里的寻常之物,经过张潮的静观、体悟之后,成了足以流传的生命学问。

跟随他的眼光游动,你会发现,世间没有可将你压倒的沉重事物,一切都美,一切都像钻石,开始是碳,后来是光。

著名翻译家章衣萍先生曾感叹:“当代思想家能如心斋(张潮)这样写得出清新可爱之随笔者,尚绝无仅有”。

当然,《幽梦影》独特之处不只在原文,张潮好友的评注也是一大看点。阅读时,仿佛在刷清朝文人的朋友圈,妙趣横生。

例如有一次,张潮感叹:“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他的朋友张谐石评论:苦饥太久,只希望馒头能像夏雨一样多。

另一个好友张竹坡则直言道:赦书太多啦,会天下大乱的。

这些文人间的插科打诨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让孤独的人倍感温暖。仿佛自己在参加一场茶话会,听他们说笑,忘却独处的烦恼。

山水园林、四时风物、诗词歌赋、书画器玩……世间闲趣风雅,无不包罗其中。读完深感佩服,张潮真是太懂得从生活里发现美了。

当你感觉生活疲惫、人生缺乏新意时,不妨翻开这本书,跟随张潮的脚步,走向美而无边际的世外桃源。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背后,处处是哲学。而说到哲学,终归绕不开《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这“中国处世修身三大奇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stg/14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