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图书馆的重磅作品翰墨瑰宝上海图

第四辑精选了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五种影印:《礼器碑并阴》《鲁峻碑》《中岳嵩高灵庙碑并额》《旧拓魏志五种》《王羲之十七帖》。皆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与版本价值。

《礼器碑并阴》秀逸超绝,《鲁峻碑》丰腴雄伟,皆为汉碑神品。《礼器碑并阴》上册碑阳为明中后期拓本,下册碑阴系清初拓本,陶洙旧藏;《鲁峻碑》为明拓本,沈铭昌旧藏。《中岳嵩高灵庙碑并额》书法古拙高妙,为魏碑名作,明末清初拓本,刘喜海旧藏。《旧拓魏志五种》,为收藏名家吴湖帆所藏五种北魏和东魏墓志,均展现了六朝北刻质朴率真的风貌。《王羲之十七帖》有吴继仕题跋,明代隔麻纸精拓,毫无涂描,字口丰盈,为《十七帖》难得之善拓。

礼器碑并阴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九月刻立。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碑阴三列,各十七行。左侧三列,各四行。右侧四列,各四行。碑石原在山东曲阜孔庙东庑,年移入孔府西仓汉魏碑刻陈列馆。

《礼器碑》书法秀逸超绝,历来书家评价极高,“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王澍《虚舟题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杨守敬《平碑记》),洵为汉隶第一、无上神品。此本为上海图书馆藏陶湘之弟陶洙忆园旧藏,分二册。上册碑阳系“明代中后期拓本”,下册碑阴为“清初拓本”,为《礼器碑》善之又善本。

鲁峻碑

《鲁峻碑》,全称《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东汉熹平二年()四月十二日刻立。隶书。碑阳十七行,行三十二字。碑阴二列,各二十一行,有额隶书十二字。碑石原在山东任城,现在济宁博物馆。

此册为上海图书馆藏沈铭昌容园旧藏本,系明拓本,为此碑传世最旧拓本之一。此碑历来以“丰腴雄伟”(杨守敬《平碑记》)傲立于汉碑名品之列,备受书家所重。清代书法家万经有“字体方整匀凈,凡勒笔、磔笔、趋笔挑起处及丰肥”之评价。

中岳嵩高灵庙碑

《中岳嵩高灵庙碑》,北魏太延年间(-)刻立,楷书。碑阳二十三行,行五十字,有额篆书阳文八字。碑文内容与《大代华岳庙碑》文字大致相同,仅就有关嵩、华词句互相调换。或云此碑为寇谦之撰文,非是。原碑现存河南登封嵩山中岳庙。

此本系上海图书馆藏刘喜海旧藏本,明末清初淡墨精拓。碑文字体介于楷隶之间,书法古拙高妙,诚为“魏碑神品”。

旧拓魏志五种

五种,即《李超墓志》《刘玉墓志》《王僧墓志》《刘懿墓志》《王偃墓志》五种北魏和东魏墓志。系民国二十一年张适庐赠与吴湖帆,吴氏装裱成册。有吴湖帆题签和题跋,如题《李超墓志》云“此拓墨晕浓郁,应是出土时最精拓本”,《刘玉墓志》“为出土初拓,故清楚特甚,尤可宝”。

册末跋曰“汉刻之朴厚,西晋之峻险,东晋之清逸,南朝之婀娜,北朝之劲健,隋刻之纤丽,初唐之谨严,晚唐之踈宕,北宋之峭拔,南宋之绮縻,元人之柔媚,明代之轻狂,明季之奇谲,清朝之拘束”,对中国历代碑刻风格之概括可谓简明深刻。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十七帖》,收王羲之写给蜀地刺史周抚的信札二十九封,因第一封起首“十七”二字而得名。《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笔意从容衍裕,气象超然,自唐代便已成为“煊赫著名帖”(张彦远《右军书记》),堪称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此本有明万历间吴继仕题跋,为明代隔麻纸精拓,毫无涂描,字口丰盈,为难得之善拓。又此本不见于历代著录,亦为上海图书馆新近发现,可谓稀世罕见。

本书是从上海图书馆藏20多万件古代碑帖中挑选其中精品,以原大原彩、经折装的方式影印出版,并请专家撰写导言,详细介绍碑帖的刻拓、版本和递藏情况。

目录:

《礼器碑并阴》(陶洙藏本)《旧拓墓志五种》(吴湖帆藏本)《龙藏寺碑》(诸星杓藏本)《鲁峻碑》(沈铭昌藏本)《中岳嵩高灵庙碑并额》(刘喜海藏本)

书名:《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四辑)》定价:元出版社:上海古籍社出版社ISBN:0

————实拍书影————

——————

还有更多精彩.....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stg/14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