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大代表刘心慧图书馆应成为现代化文

作者:王茗萱

4月15日,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争取开建市图书馆新馆。对此,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新媒体联谊组织“同心慧”会长刘心慧表示,青岛市迫切需要建设符合城市体量的图书馆。建议市图书馆新馆馆舍面积应在6万平方米以上,让图书馆赋予青岛独一无二的气质和内涵,成为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地标,进而更好满足城市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刘心慧认为,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自身形象展示城市文化,通过自身的服务塑造城市文化。图书馆内开展的公益讲座、公益展览、公益电影等各类读者活动,也可以为市民创造新的休闲方式。当前,越来越多的新型图书馆正在全国各地涌现,他们具有超强的全民阅读“召唤力”,有的甚至晋升为“城市名片”,如天津滨海图书馆成为天津游客必去的打卡胜地;河北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最孤独的图书馆”每日居民、游客络绎不绝;深圳市盐田区“灯塔图书馆”开放仅一年多时间,便成为深圳的热门旅游点。

“城市文明与文化建设、文化服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经过深入思考和调研,刘心慧认为,目前,随着青岛城市更新升级进入快车道,文化发展却相对缓慢,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城市图书馆建设,远未达到国家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要求:城市人口数已达千万级别的青岛,对标国家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每人图书馆拥有面积应在6-9.5平方米水平以上,而青岛现有的每人图书馆拥有面积仅为2.56平方米。

刘心慧介绍,4月7日,因为疫情影响重新开馆后,青岛市图书馆当天入馆人数达人,出现了大批读者排队等候进馆的场景,这也是青岛市图书馆建设差距的直接体现。对标上海来看,上海图书馆老馆馆舍建筑面积,是青岛图书馆的3倍;对标广州,其每千人拥有的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达5.26平方米,远高于青岛现有的水平。从图书馆人均总经费指标来看,青岛市与深圳等城市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深圳图书馆人均经费为13.28元,青岛则只有4.43元。

刘心慧表示,按照国家对图书馆建设面积的标准要求:人口数量过千万的大型城市,应按6-9.5平方米/千人计算。青岛现有人口多万,图书馆总面积则应在6万-9.5万平方米左右,按最低标准计算,新馆的面积应不低于6万平方米。

刘心慧建议,青岛市图书馆应提升馆藏数量和质量,加强人均购书经费,采购各类书籍文献,充实图书馆的藏书量。加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将青岛地区有关的人文社科、历史文化等电子资源归纳到地方文献库中,系统全面地展现本地历史成就和文化传承。同时,还要突出功能延展性,营造“图书馆+”城市文化生态,让其成为城市的“第三文化空间”,全方位提升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阅读引领作用,为青岛文化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shysy/15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