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定价猛涨,新书均价88元,真要读不起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169106.html

图书定价上涨再次被推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惊呼,知识改变命运但是我读不起书了。

现在一本30多万字的新书,定价普遍超过50元/本。进入书店,一本书的定价逼近甚至超过元的并不少见。一本30多万字的新书,定价普遍超过50元/本。进入书店,一本书的定价逼近甚至超过元的并不少见。

作家大冰不久前完成了自己的新书,出版前,他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几张和出版社编辑的聊天记录,希望出版社方面调低新书的定价,并配文:我尽力了。

新书的平均定价已由50元涨到88元

早在上个月上市出版机构新经典文化公司发布公告称:随着图书市场整体定价的上涨,公司自有版权图书依据版权、印刷等成本,对部分书籍进行了价格的调整。据了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已有海豚传媒公司、译林出版社等多家出版机构悄悄迈出了图书调价的脚步。

新经典文化调价的幅度不算小,总体涨幅在50%左右――如原来30元左右的虚构类文学图书此次提高到40元至50元,20元左右的则提高到30元左右。

译林出版社也已经陆续将畅销品类图书的价格提升了50%左右,而且今年内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快提价的速度。

中信出版集团同样对部分品类的图书价格做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如社科、文学类图书在年的平均定价相较年已分别上涨了10元和20元左右。

海豚传媒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制定提价计划,目前该公司主要产品的价格调整基本都已完成,平均涨幅为20%至30%。

加入到这一轮图书调价阵容中的,大部分是以出版文学、社科、少儿类畅销书为主业的大众类图书出版社。其实,此类图书近年来一直处于上浮状态,新书的平均定价已由年、年时的50元左右达到了现在的88元左右。

纸价飞涨,已占图书成本六成以上

引发图书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就是纸价上涨。据悉,一本图书的定价中,作者的稿酬、印刷装订成本和纸张成本占大头。稿酬和印刷装订成本近年来都比较稳定,纸张的价格却从年开始一路上涨。

年上半年较之年,纸价上涨幅度已达30%至40%,今年以来仍一直保持着小幅上涨趋势,2月上涨2.2%,3月上涨1.8%,甚至在5月初的短短几天时间内,全国就又接连有32家纸厂宣布涨价。其中尤以大众畅销类图书惯常采用的轻涂纸、铜版纸涨得最多,差不多每吨再涨了二三百元,目前这两种纸张的价格已高达每吨元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年多来的纸价飞涨应该是源于年开始的环保政策收紧和低端产能淘汰举措,导致不少原本倚仗低成本来挤占生存空间的中小型纸厂纷纷关闭。

从年开始就在连续上涨。今年5月初,纸品市场又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涨价潮,包括白板纸、瓦楞纸、箱板纸等纸种价格全面上调。如5月1日到5月4日短短4天,全国就有32家纸厂宣布涨价,各纸种涨价幅度在每吨元到元不等。

有分析称,除了旺季来临需求增加外,政策的驱动是纸张涨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去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禁止进口的“洋垃圾”有4大类共24种,分别是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8种)、未经分拣的废纸(1种)、废纺织品原料(11种)和钒渣(4种)。这一进口禁令已经从去年12月31日起执行。

今年5月2日,国家海关总署发布《海关总署关于对进口美国废物原料实施风险预警监管措施的通知》,决定对美废从三方面实施强力监管。文件规定,从5月4日,将对来自美国的废物原料进行%开箱检验和%掏箱检疫,对难以识别和疑似热固性废塑料等垃圾一律%实验室检验分析。

这导致了大规模纸厂进口废纸可用量明显减少,只能转向国内采购,因此废纸价格一路上涨。短期来看,纸品旺季到来,加上外废政策的持续收紧,成品纸价格易涨难跌。

一家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表示,以前如遇铜版纸等优质纸张涨价,出版社还可以尝试更换其他质量略低的纸张来应对,但现在却是所有种类的纸张都在涨价,这就无计可施了。而且此前在纸张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纸张成本在单册图书成本中所占比例大概为50%左右,可是自年纸价上涨之后,纸张成本现已占到图书成本的60%以上。“成本增加了这么多,对图书定价怎么可能没有影响呢?”

居民收入增长了17倍,书价只涨了11倍

目前调价行为针对的基本都是新书,而现在已在市场上销售的畅销书定价都是此前定下的,即便再次加印也不会中途涨价。只有此后再推出新版时才会制定新的价格。所以说,较之近期纸价的快速上涨,图书的涨价相对会比较滞后。另外,图书在电商平台上通常都有六七折左右的折扣,电商还经常会在此基础上再推“满减”或“满赠”的促销活动,等于读者实际拿到的图书售价要大大低于明码标出的定价。

即便涨幅50%,相比中国消费市场整体水平,书价依然算不上高。相关数据显示,虽然国内图书价格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成倍增长,但增幅基本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速度持平,甚至还要略低。如年至今近30年间,中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约17倍,而单册图书平均价格的增长倍数仅为11倍。近年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年同比增长28.79%,同期的图书平均定价则只增长了7.52%。

可为什么人们还是觉得现在的书价高呢?从有关机构这几年发布的各类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主要在于中国读者的图书心理价位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比如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年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在购买力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国民能够接受一本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平均价格自年以来一直在15元左右的低位徘徊;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如年的14.39元就比年的16.01元减少了1.62元。

业内人士指出,读者的这一心理往往是简单地将当下的书价与数十年前相比而简单得出书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结论,却忽视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等因素,也忽视了定价过低、出版机构无利可图则会影响高质量图书的继续推出等后果。

精彩回顾

延禧宫娘娘们的宫份太少?那三亿都去哪儿了?

北京新能源车指标排到年丨你焦虑如何拿到指标,而新能源车在焦虑如何不凉

火箭少女成立不到2个月,3人退团,这里面暗藏了啥玄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shysy/12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