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简介 https://m.39.net/pf/a_9074036.html
一、刘晓安的红学历程
刘晓安(-),长期在北京从事教育出版工作,对红学只是出于爱好,是地地道道的槛外人,因为小有成就,被业内人士尊为红学文化收藏、研究专家。
年在五七干校劳动时,干校领导传达毛泽东的指示,干部要读5遍《红楼梦》。结果才读了一遍,他就被迷住了。
《〈红楼梦〉研究资料分类索引(-)》
年3月,从友人文物出版社编审姚涌彬处,要到一本《文物》年第2期,对其中曹雪芹的内容引起极大的兴趣,开始收集有关红学的书刊。最初是到图书馆抄录书刊的目录,不久在前门购得顾平旦主编的《红楼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即按该书,从北京灯市口演乐胡同中国书店期刊部等处,配购刊物,同时跑遍城内的书店,收集有关图书,钻研版本知识。
年5月,刘晓安开始在北京潘家园附近道边摆摊卖书,后来进入潘家园市场内部,成为潘家园旧书市场声名远扬的一位与红楼梦有关的卖书人,被多家报刊报道。年9月,将摊位转让,在孔夫子旧书网开设网上书店(孔夫子网网名‘梦痴’),直至去世,从未间断书刊收售。
卖书只为买书,摆摊可以交友,扩大红学资料的收集广度。上至国家部委副部长、专家、收藏大家,下至普通的红学同好、书友、网友,他广泛结交了无数朋友,21世纪初发表了大量的网文,当时吸引了十几万以上点击。
他与国内外许多知名红学家都有深入的交流,为许多人提供过帮助,仅杜景华、裴世安等就特意签赠作品以示感谢。裴世安编写的书,除了《靖本资料》之外,都是刘晓安毫无保留地提供了全部资料。
周汝昌题签
经过多年,集腋成裘,收获颇丰,共购进红学书刊数千部,万余册。为检索方便,所有书刊精心研读,分类制卡。白天足迹遍及全城,夜晚灯下登卡分类,成为一种极大的精神寄托。历时20余年,竭尽心血,制作了《红楼梦研究资料分类索引》卡片近张,余万字,收录文章余篇,并随时间推进不断进行补充。
刘晓安收集的书刊,从民国到九十年代的红学专著、专刊、论文集和全国各大专院校、专业研究机构的学报、集刊、学刊,以及海外的红学专著、论文、文集,基本上收齐了,全国有关红楼梦的期刊他收集了90%以上,还有清代到民国的程甲本、程乙本等大量刻印本。其中有吴恩裕、吴世昌签赠给某人的全部红学著作,以及俞平伯、周汝昌、周绍良、柳亚子等大家的签赠本、藏书,还有不少是难得的孤本。
刘晓安收藏的吴晓铃旧藏
自述由于一时之念,年将30余箱红楼梦书刊资料转让给杜春耕先生。在刘晓安部分协助下,杜先生成为中国红楼梦版本收藏方面数一数二的人物。后来因为需要,他又陆续收集,但无论在价格、品相等方面,和过去收藏的都无法相比,还有部分图书根本就再也无法买到。
刘晓安对于红学,只是出自内心的挚爱,他的水平、造诣为业内人士称道,但自己从来淡泊名利,为人低调。他豁达、自立、开放,与时俱进,其后半生可谓一部教科书,展现出一位平凡中的巨人。
冯其庸题签
二、《分类索引》的编纂与出版
《红楼梦研究资料分类索引(-)》(以下简称《分类索引》)的编纂、出版,历经40余年,后期经过刘雪梅女士的协助,最终得以完成,刘晓安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也为晚年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编写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到原文载处,才能准确进行分类。顾平旦先生主编的《红楼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经刘晓安根据所藏资料核对,索引中共有处失误,需要订正,这应该是没有查阅原始资料造成的。他在编写自己的作品时,极力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这本标注失误的原书,后来转让给杜春耕先生收藏。
在编写过程中,他曾向冯其庸、张毕来、张锦池等许多专家请教目录。冯先生的意见是“要全,要准确,更要一索即得”。张毕来先生处去过多次,张先生的意见是“只要有学术性的文章,其他从略”。张锦池先生评价他的工作功力深厚、志在千里,“作为槛外人,做这一工作是最合适不过的”,建议不要分类过细以免造成重复。
梅节题签
张锦池先生还送他《红楼十二论》,题“晓安先生教正”,《红学论文选》题“晓安先生存念,内有小文两篇请指正”,一九八九年九月签名并钤印。这两部书他也转让了出去,为此后悔不已。
他还求教出版届的许多朋友,如文物出版社编审姚涌彬,商务印书馆老编辑唐锦泉,中华书局副编审冀勤,“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装帧设计奖”、“中国最美的书”等奖项获得者、煮雨山房艺术总监姜寻等。
博览群书、呕心沥血、广泛求教而编著的《分类索引》,多年来红学界和红学爱好者不断有人来查询资料,均能实现一索即得。但是因为年迈,加之囊中羞涩,从精力、经济均难以承受,一直无法出版。
杜景华题签
90年代,他先是想寻求合作者协助出版,后来曾一度考虑转让。期间联系了港台、日本、法国、美国等地专家及出版届人士,如香港梅节先生、香港中文大学马力、台湾康来新教授及何志诚、台湾发行人王必成及徐秀荣、香港发行人那宗训等,但是阴差阳错,始终没有成功。
承蒙原《国家图书馆学刊》主编王菡研究馆员推荐,现任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总编辑殷梦霞的支持,特别是杜春耕先生的大力协助,《分类索引》出版事宜终于有了进展。年5月交稿,开始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进行出版工作,11月至12月,刘晓安进行全书万字的校对,以95岁的高龄,付出了及其庞大的心力。
期间任晓辉先生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