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发布丨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课题组
执笔:何明星(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执行主任)
缘起与说明
截至目前,基于世界图书馆收藏中文图书的书目数据,对中文图书的海外影响力进行研究和分析,我们已经进行了第五年。每一年我们都要将这项研究的理论依据重申一下,即传播学领域,通常用文化标志物在所传播地区的到达率来衡量其传播范围、文化影响力的大小。而一个国家、地区的图书馆系统拥有某本书的数量,代表了这本书在这个国家、地区影响力的大小,这种影响力包含了思想价值、学术水平及作者知名度、出版机构品牌等各种因素的认定。这样的理论判断具有两个方面的逻辑前提:
一是中文本身即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性产品,汉语言的使用人口、使用频次、地理分布以及以汉语言载体的文化产品种类,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大小的体现。以世界图书馆收藏书目为线索,探究以汉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中文出版物在全球的流通轨迹,勾勒出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传播与影响的基本地理跨度。因此,可以说,目前中文图书在世界各国图书馆的收藏数据,是中国图书海外影响力的核心指标之一。
二是世界图书馆系统对于一本图书的选择,以所服务的读者需求为目标筛选中文图书,通常有一个严格的筛选体系。比如欧美大学图书馆按照学科领域进行定期评估,选定一些核心出版社然后进行选购。受制于馆藏空间和采购经费的限制,近些年欧美图书馆对于中文图书的收藏越来越趋于精挑细选。特别是公共图书馆系统,以服务读者需求为第一要务,在图书选择、采购招标、经费使用等方面,具有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因此进入当今世界图书馆系统的中文图书,每一本都是经过思想价值、学术水平、社会需求的检验,有些甚至是千挑万选的。因此,我们认定世界图书馆系统的中文图书收藏数据,是中国大陆出版机构知识生产水平的一个综合体现。
中国图书的海外影响,理应还包括由中文对外输出的版权、接受中国对外翻译资助所出版的各种外文图书以及对外销售的中文书与外文翻译书。特别是一些由中国资助,而由世界知名出版机构出版的图书影响十分巨大,由于以对象国的语言文字出版,其传播范围的广度要比中文图书的影响更为广泛。但限于数据收集的困难和手段的局限,目前还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这也是本项研究未来努力的方向。而中文图书的海外馆藏影响力,只是中国出版海外影响力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值得提出的是,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深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密切,大陆相关出版机构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图书赠送给海外各类图书馆,这些图书要进入全世界图书馆流通系统,必须要由当地图书馆按照OCLC要求进行编目后,上传给OCLC的WORLDCAT,这样本报告才能检索得到。而编目上传,是需要当地图书馆支付成本的,因此只有特别具有价值的图书,图书馆才肯支付人力物力上传到OCLC。
本报告与年一样,是对中国大陆近家出版社年1月至12月全年出版的新品种(含年再版)图书所进行的监测和分析,目的有两个:一是发现中文图书的年度出版品种在国际市场上的基本信息反馈,探索图书出版与知识生产、思想创新的规律;二是发现中文图书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板块,为中国出版社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帮助。我们期望这种研究能进一步贴近业界需求,对出版社解渴、管用,而不是就学术研究而研究。
年研究报告的数据条件
1.本次报告数据来源:与年的报告一样,基础数据为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的WORLDCAT全世界图书馆联机书目数据,并以日本的CiNii数据库的数据,弥补OCLC数据偏重欧洲、北美地区的不足。CiNii包含了日本所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联合目录,其数据完全可以说明中文图书在日本的影响力情况。
2.OCLC的WORLDCAT书目库目前覆盖全世界2万多家图书馆,中文书目数据日益增多。截止年7月份,OCLC大陆中文图书馆书目数据增加到5家,除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之外,还新增加了南京图书馆、广州图书馆,这些书目数据量十分庞大。由于本报告一直依据世界图书馆系统,北京白癜风手术费用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