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每周一本书
让阅读,丰满人生
面对大量书籍和信息,怎样挑选值得阅读的书、怎样高效阅读图书,从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而提到科学解读图书,有这样一位专家——“樊登读书”的创始人樊登。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樊登对于内容解读的科学方法论。
21读书
来源丨本文内容综合选自《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编辑丨阿巷;实习生思纯
图片来源丨《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网络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读书的过程就是人为地弄清楚一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抓住一本书的脉络和重点。
题记
你是否遇过这样的困惑:
面对书店琳琅满目的图书,不知道该买哪一本?
书单推荐层出不穷,感觉读也读不完?
订阅了一些知识平台,最后都不能坚持下来,白花钱?
吸收了海量内容,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浪费时间?
只要说话就暴露智商,条理不清,重点不明,逻辑混乱?
面对大量书籍和信息,怎样挑选值得阅读的书、怎样高效阅读图书,从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提到科学解读图书,有这样一位专家——“樊登读书”的创始人樊登博士。
(图:樊登)
“樊登读书”自年成立至今,已有万会员,累计影响人数超3亿。樊登解读过近本图书,也出版过与读书相关的作品。
在《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中,樊登从解读图书的角度出发,向读者传授了他对于内容解读的科学方法论。
一、如何选择有价值的书?
书和知识讲究的是价值。什么样的书是有价值的?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要读什么书呢?
1科学性是选书的第一标准
符合科学性标准的书籍,不是凭空捏造,不是简单归纳,它一定经历了科学性的验证过程。但是首先要了解,没有绝对的科学。
在今天看来,什么是符合科学性的呢?可证伪的就是符合科学性的。根据是否可证伪,就能够基本地判断一个理论符不符合科学。
比如,爱因斯坦宣布广义相对论,他认为所有的光线在经过大质量星球的时候会发生扭曲,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预言。
爱因斯坦所说的这些话可以被证明是错的。假如他提的预言没实现,那就立刻推翻自己,这叫作可证伪性。
(图:真相与后真相的区别)
至于不可证伪,就是当一个人检测的一件事情不如他预期的时候,他会给出各种解释,他不会承认这件事情本身可能是站不住脚的。
比如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拿了一段中性的文字描述给一些人看,这些人看完后,实验人员问,这段文字说得像他们吗?所有人都觉得太像了,简直就是自己的简介。这纯粹就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接受过程,并不是科学。
在选书时,我们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