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可以说是编辑的“内功”,是提高编辑综合能力的基础。笔者以为,图书编辑的眼力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编辑的眼力?怎样提高编辑的眼力呢?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即政治判断力、文化前瞻力、学术洞察力、需求感受力。每一个编辑都应在提高这四种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培养眼力,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出优秀的书籍。
关键词:图书;编辑;四力;眼力
出版是知识、思想、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崇高事业,承担着记录历史、宣传真理、普及科学、资政育人的重大使命。多年前,浮沉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大潮中的张元济先生深感“出版之事可以提携多数国民,似比教育少数英才为要”,选择以出版来推动教育,以书籍开启民智,成为彪炳史册的“中国出版第一人”。物换星移,山河巨变。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图书编辑唯有不忘初心,牢记编辑使命,多做好书,才能不负先辈、不负时代。
编辑是出版的核心,是连接出版生产前端、后端所有环节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领域,不断增强“四力”也是对出版编辑队伍的殷殷厚望。其中,眼力既是独特的眼光,也是广博的眼界,对于编辑来说尤为重要。
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媒介載体不断更迭的时代,编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眼力,又如何培养眼力呢?笔者认为,编辑应该培养四种眼力,即政治判断力、文化前瞻力、学术洞察力、需求感受力。
一、培养政治判断力,做服务大局的书
我国的出版工作是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年3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出版产品。因此,编辑首先要培养政治上的“眼力”,在策划选题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导向,自觉承担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光荣任务;在审稿中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严格执行国家出版管理政策法规,精准识别现象本质,不被错误观点和思潮迷惑。
培养政治判断力,就是要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编辑出版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文化水平的好书。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颁布了新修订的《上海文艺创作重点选题推荐》,鼓励积极创作以现实题材为主的中国梦主题、“爱国主义”主题、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题材等七个方面的选题作品,并强调了重点扶持具有上海文化特色,兼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底蕴的作品。编辑需要认真学习和研读文件,了解掌握行业内发展趋势、动态,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始后续的工作。
所以,年上海三联书店策划出版了具有中国梦主题的《中国的经验》,着眼于“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讲出中国道理”,更好地理解当下和未来的经济形势。还策划出版了《阅读南京路》,介绍著名的“中华第一街”的历史溯源和百年变迁。年出版社还陆续推出记录“中西合璧”南京西路的《阅读南京西路》、“从海洋文化视角出发”的《江南海洋文化研究》等,这些都是具有上海文化特色、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底蕴的优秀作品,弘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和“兼容并蓄、经世致用”的城市文化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也成为编辑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也是年文件中的重要内容。
响应号召,上海三联书店策划出版了“国学经典外译丛书”第一辑和第二辑,这一系列学术著作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中国传统医学等,把原文忠实地译为英文,以传达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特有的神韵。这些优秀的传统学术著作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与灵魂,能够对外传播关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国学经典外译丛书”(第一辑)自问世以来获得读者的普遍认可和赞誉,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获得上海文创资金资助,社会影响力颇佳。
因此,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各种言论观点思潮的冲击,作为编辑,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政治政策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这样才会逐步具备较强的政治敏感力,在策划选题中发现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好选题,在审稿中也能发现可能的政治方面的疏漏。第二,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性。编辑作为宣传队伍的一分子,应始终坚守文化宣传阵地,练就火眼金睛,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三,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二、培养文化前瞻力,做引领时代的书
编辑应具备文化前瞻力,即编辑的超前意识[2]和职业敏感性,在策划选题、组稿、编辑的过程中能敏锐地发现其时代特色和创新性。正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李昕先生所说:“所谓的职业敏感就是这样一种能力,它帮助你发现一些可以成为书的元素,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在别人意识不到的地方,善于把不是书的东西编成书,这就是一种职业敏感。”[3]
拿《阅读南京路》一书来说,作者乔争月是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从年开始陆续出版了《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上海外滩建筑地图》《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等系列书籍。年春节后,笔者听闻她在准备南京路的书稿,遂马上向她发出邀约,她欣然同意。
南京路是上海著名的商业街,19世纪中叶,今日南京东路是一条外侨散步遛马的乡间小路,始建于年,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年南京路步行街经过改造正式开街;年12月南京路步行街又开始东拓工程。东拓后的步行街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复合,新南京路成为魔都最美的城市客厅。所以,我和作者都想做一本“新”的南京路之书,既讲述南京路的历史溯源和百年变迁,又分享其富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一面,并准备在新南京路开街仪式之前完成出版。
首先,确定开本。如今,快速化、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阅读方式,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既便于阅读也便于携带的小开本。
其次,确定书名。年5月,上海市委书记在描绘今后5年的发展蓝图中指出:“未来,城市应更加宜居宜业,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所以我们确定了《阅读南京路》的书名。如今,阅读建筑越来越受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