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详细了解明朝历史谈迁告诉你该选择参考

谈迁,何许人也,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史学家。此人是明末清初的人物,一辈子没做过官,孤傲的很。靠替人写信,做幕僚为生。为什么说他是史学家,只因为他写了一部编年体明史书《国榷》。此史书使他耗费了一生时间去撰写,全部心血都倾注在里面。

谈迁可以说是个书呆子,为了博览群书,可以说是废寝忘食。甚至有朋友邀请他出去游玩,他也闭门不出。但如果有人告诉他,某个地主豪绅家有藏书,必欣然前往。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无一不通。

谈迁虽然替人写信写书,但也不是事事都愿意。如果有人颐指气使,自然拒绝。比如老乡进士杨雍建让谈迁好友沈仲嘉请他写信,碍于好友面子不情愿的答应了。但是杨雍建多次催稿,甚至命令的语气,让他大为恼火,一口拒绝,不再给写。但他对认可的人,却是不计报酬地写美文。比如明末名将史可法就让他很敬仰,多次为他写文章。

谈迁为何要写《国榷》,这不得不从个人性格和当时的背景来说。谈迁为人博学多才,严谨注重真实,当时很多人以及官方写了明史之类的书。谈迁读了这些书,发现很多地方都缺乏真实,甚至有的史书干脆对敏感的事件避而不谈。漏写、改编等情况时有发生。这让他的小心脏受了很大伤害。他也知道,由于统治阶级为了标榜自己顺应天命,很多事实都以朝廷的利益为主,比如女真族是清朝的祖先,长期作为中原明朝的藩属国,大清国对这类史事要么极力赞美自己的优越性,抬高自己民族的地位,要么就是不写。谈迁也知道不可能给朝廷提建议,让他们改写,只能私人编写。

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谈迁早年也是参加科举,准备进入官场的。但是由于明朝末年,宦官专权,腐朽统治,科举考试如果没有关系,正常途径是不可能高中的。很多人都放弃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念头,进而研究史书,著书立说,成为当下风行的事。很多人引以为傲,留给后人宝贵的知识财富,也是人生一大幸事。谈迁就是这种情况,决心写一部伟大史书,为后人做榜样。

《国榷》这本书可以说以历史真相为准,注重事实依据。甚至亲自拜访事情亲历者或者后人以求证。另外还不避讳统治者阶级的利益,敢于直书避而不谈的事情。虽然是私人书写,但很多历史也经过了众多考证。所以现代史学家都说,《国榷》具有很大的史学价值,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国榷》由于是私人编写,没有经过刊印,很多都是手抄本。《国榷》里面虽然对女真族有颇多微词,极具贬低之意,但是没有经过清朝文字狱的牵连,也就是说没有经过改动,这是值得欣慰的。

国榷(箱装套装全6册)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购买

《国榷》首次出版应该是建国后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吴晗为此做序,“二十五年前,我在北京图书馆读《明实录》,抄朝鲜《李朝实录》,想从这两部大部头书里,找出一些有关建州的史料,写一本建州史。因为清修明史,把它自己祖先这三百年间的历史都隐没了,窜改了,歪曲了……《国榷》这部书,怎能叫人不高兴,不感激,不欢欣鼓舞,这部书就我个人的治学经验来说,也是一个鲜明的今昔对比。”

想研究明朝历史的朋友们,一方面看清朝写的《明史》,另一方面建议阅读《国榷》,因为它对于校对清朝官著《四库全书》中《明史》和清初史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文由二哥说古论今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scbhy/15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