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回应坚决叫停燕赵都市报

今天,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相关要求。

学生在校园内要佩戴口罩吗?

各类学校要求不同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有关情况。

他表示,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园内要佩戴口罩,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果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学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幼儿在园期间可不佩戴口罩。

高校开学典礼原则上室外办

贺青华介绍,做好聚集性活动管理。“根据校园情况合理控制人员密度,加强对开放的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内的人员密度控制,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高等学校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开学典礼等重大活动原则上应安排在室外举办。托幼机构要从严控制开展儿童聚集性活动,不组织大型聚集性活动。”

高校师生返校前

需持48小时内核酸证明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要求学校掌握师生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和行程信息,高校师生员工返校前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后按照当地防控要求可再分批进行核酸检测。

王登峰表示,要督促各地和学校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学校、师生分布情况,严格执行秋季开学返校标准,逐校评估开学返校条件,不达要求不能开学。各地和学校要切实加强返校前人员健康监测,精确掌握师生返校前连续14天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暂缓返校,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

“要求学校加强校门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严把校门关,严防校外疫情输入,严格管理面向师生的校内外大型活动,确保安全。”王登峰说。

将疫苗接种作为开学条件?

教育部:坚决叫停

王登峰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针对目前有些地区学校将学生和家长接种疫苗作为开学返校条件的事件,教育部向相关地区、学校发了明确通知,坚决叫停!”

王登峰表示,学校比社会面防控更加从严从紧,这是社会共识。“校园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中小学更是未成年人聚集的地方,因此从严的防控措施非常必要。但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疫苗接种的共同原则是知情自愿,那么就不应该把是否接种疫苗作为开学返校的标准,这一点我们要再次重申,我们要从严依法执行疫情防控措施。”

开学在即

年秋季新学期

有哪些教育政策正式实施?

一起来看看吧!

1.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校不得举办民办校

5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年9月1日起施行。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条例》(第二章第七条)具体内容中明确:

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其他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

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教学活动,不得仅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办学,并应当经其主管部门批准。

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得以管理费等方式取得或者变相取得办学收益。

2.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5+2”实现全覆盖

7月13日下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司司长的发言明确:今秋推行一校一案课后服务,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

会上具体提出:

课后服务要全面覆盖,各地各校要从实际出发,“一校一案”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学校要广泛深入宣传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和服务特色,使家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安排,积极引导有需要的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要保证时间,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3.保护未成年人远离性侵害

6月1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签发了第50号教育部令,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该《规定》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

《规定》中第三章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学生交往行为准则、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视频监控管理规定等制度,建立预防、报告、处置性侵害、性骚扰工作机制。

学校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并制止教职工以及其他进入校园的人员实施以下六类行为:

图片来源:教育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dgts/16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