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不忘初心,素履以往国家励志奖

他们乘风破浪,看尽墨海沧月

他们披荆斩棘,访遍学径书山

志存高远,如同鹰击长空

学思至深,好似蛟龙腾渊

他们刻苦严谨

一丝不苟地打磨自己的能力与品格

他们风华正茂

以青春之姿展现榜样的力量

他们是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翻开他们的故事

字字滚烫,句句赤诚

本期推送中

让我们一起回望他们的逐梦之路

吴苗苗,女,汉族,生于年9月9日,中共预备党员,文化产业管理19班,大学两年平均绩点(GPA)3.77,专业成绩排名第三,大二学年素质评价总成绩班级排名第一。

人生格言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个人事迹

大学期间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全面发展奖学金(2次)、学业优秀奖学金、学术科研优秀奖学金、泸州老窑助学金;第二十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论文竞赛红色专项二等奖(市级)、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二等奖(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三等奖等;获校级三好学生(2次)、校级优秀团员(2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中央财经“HELPER课业辅导”优秀志愿者,中央财经大学新生杯单场“最佳辩手”,第十四届“明辩琢光·中财杯”辩论赛冠军等。曾任文化与传媒学院辩论队队长、中央财经大学辩论协会副社长等,现任班级学习委员、文产实验室主编、文化与传媒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文化产业管理21级班级助理等。

01

遇见——将青春倾注于梦想

遇见,是小小村落的女孩。我出生于河南省的一个小村庄,土房围墙、农田小路、园野池塘,泥土与汗水交织,清贫与幸福同在。小时候总喜欢朝着天空看,总喜欢站在村口望,欣喜于一眼就能看完整个村落的满足,也越发憧憬着村落之外的景色——好想看看这个世界。后来因家庭变故跟随家人一起到新疆,在新疆的小村庄里,依旧喜欢看天、看远方。

遇见,是熠熠生辉的中财。不知何时起,开始对北京有了执念,或许是从村口广播里,或许是从村长家的电视里......不知何时起,开始喜欢中财大,或许是从小对于财经的喜爱,或许是从书本中的描述......从民工区到兵团,从兵团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到北京,52个小时的火车,一路的风景变化,像是在慢慢向我讲述这个世界的故事。年9月1日,第一次拥抱北京这座城市,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中央财经大学”六个金字映入眼帘的那一刻,褪去的是从高中望向大学的期许,穆然而生的是对眼前这座殿堂的敬仰,也更加真切地明白着“奔赴”二字的意义。入校时,我在手里的明信片上写了一句话:“吃了很多的苦,走了很多的路,今天,终于来到了你的身边。”

02

成长——让挑战沉浮于浪漫

成长,是谆谆教导的师长。与中财大的故事开始于助学服务中心的老师,与文传的故事开始于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助,与文化产业管理的故事开始于周正兵老师的《文化产业导论》......学院老师的关怀、专业老师的引领不断照亮着前行的方向。成长,是温柔可爱的学长学姐。学习、论文、辩论、工作、生活......一路上的成长离不开学长学姐们的陪伴。专业学习中的问题解答、大大小小比赛的帮助、工作能力的培养......学长学姐像天使般的存在,带来生命中满满的感动与欢喜。

成长,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幸运能遇到所有的朋友,一路陪伴、一路前行。遇到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学,彼此关心,相互照顾,五湖四海的我们在老师、班助、芮+学长姐的陪伴下有着共同的归属;遇到了三个可爱的室友,相互宠爱,彼此陪伴;遇到了温暖善良的同学们,一起打备赛、一起熬夜,携手奋进,共同成长。

成长,是那个越发勇敢的自己。大学像是又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关于学校、关于老师、关于同学、关于成长......我逐渐打开心扉,心向阳光,学会表达,学会勇敢,学会拥抱。

这一路,群星璀璨,我也越发相信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未来可期!自初中以来,我一直受助于国家以及学校资助政策,大学以来的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也几乎覆盖了学费以及生活费开支,这让我有着继续坚持和勇敢的力量。回望来路,有很多艰辛苦楚,但很幸运,这一路,从未放下这沉甸甸,交织着汗水与泪水的求学梦。

03

热爱——使梦想凝聚于所学

热爱,是对专业的不断探索。在专业学习的路上,不同学科的日益丰富,与老师的交流,与学长学姐的探讨,以热爱为导向的学习,使得我的学习生活也日益丰富。大一下学期有幸参与到商学院葛建新教授的商业叙事视角下的课程案例开发——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BL)项目中,通过新冠疫情爆发后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抗疫的案例研究,我不断提升着自身的战略分析能力。大二上学期许静涛老师《电影制作与管理》的课程让我亲身体验了微电影制作,从构想、剧本到众筹、前期规划再到实地拍摄、后期制作,电影制片人的身份让我有了极大的突破与改变,我也慢慢开始学会独当一面。

大二下学期,我开始担任科研助理,协助书目编译等工作。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到老师的研究课题中,逐渐学会更加系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文献研读让我学会对问题的思考,“阅读—思考—写作—再阅读”也将我一步步引向了科学研究。在老师们的的指引与帮助下,我一步步明确自己的未来的方向。开始喜欢文旅,好像找不到明确的节点了,或许是山东潍坊市刘家庄的红色实践,或许是北京年冬奥艺术元素利用研究,又或许是对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的探索,与老师的一次次交流......对文旅的热爱好像已经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了,互联网+、暑期实践、挑战杯、三创赛......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份热爱落地生根。

热爱,是骋望楼的幽幽书香。图书馆容纳了我关于书籍的向往。“读书能够伴度过漫长岁月,内化为知性与优雅。”我也始终相信知识的力量。对于专业学习,书籍更是对知识延伸的利器,它教会我如何去探寻,随着专业框架的不断搭建,我的知识横向延伸,也纵深发展。老师的指引、学长学姐的帮助、朋友的鼓励给了我很多勇气,从“我害怕”到“我好像不行”到“我试试”再到“我可以”,这份心态的转变是这一路最宝贵的财富。

热爱,是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随着年级的提高,身份的不断转变,我也一步步成长,收获着越来越多大学经历中的“第一次”:

第一次接触辩论,从大一的辩论小白到大二的学院辩论队队长以及辩论协会副社长,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我也从辩论中受益良多。辩论教会了我聆听与包容,其中的思考与表达让我在做人生中或大或小的选择时更加冷静、从容。而不同的辩题也拓展着我的知识边界,那份超出辩题之外的深入思考与关怀内化为我的价值观,影响着我的人生观。

第一次担任学习委员,在努力做好上传下达的同时,我积极为班级做好学习上的后备工作,班级同学的支持与信任给了我很多鼓励与力量。

第一次担任文产实验室主编,大三学年,我竞选了文产实验室主编,以前两年案例写作为基础,我主动迎接更大的挑战。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引领学弟学妹们工作,共同为爱发电、为同一个目标努力。

第一次担任学院党支部组织委员,我认真负责支部组织工作,协助老师开展观影、组织生活会等支部建设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与政治素养。

第一次担任班级助理,年9月,有幸成为文化产业管理21级班助,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开展班级工作。每当看到21级的学弟学妹,就像是看到了两年前的自己,欣喜于他们的十八岁年华正好,也期待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热爱,快乐长大。在帮助学弟学妹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我自己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进步和成长。

始终热爱,认真负责,扮演好大学阶段的每一个角色,主动承担每一层身份背后的责任,相关学生工作经历也使我变得更加积极、乐观,我也慢慢开始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经历自己的大学生活。

04

未来——用期待浸染于旅途

未来,是一场因未知而满怀期待的旅行。最开始的我会因为未知而恐惧。会因为不确定而且怯懦。而现在慢慢发现,正是因为未知,这份旅途才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未知,所有的期待才会浪漫。这份期待,让我学会专注当下,全力以赴去做每一件事情。将未来托付于理想,将拼搏留存于现实,未来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可见的路途,但我相信用满怀期待、不断奋斗,最终得到的答案,就是未来的最优解。

未来,是一份因信念而青春无悔的执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的起点都无法选择,生命的终点也难以预判。而对于怎样度过这一生,我们都有着充分的选择权。原生家庭的物质条件是匮乏的,但是精神却是丰盈的,爸爸妈妈不识字,但这21年都在教我“感念”两个字的意义。慢慢地,我也开始学会将这份“无以回报”,将这些爱与帮助持续传递下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带来温暖。志愿献血、防疫服务、资助宣讲、冬奥服务......与社会相拥,是一份因“感念”而无悔的执着。也愿我们每个人都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力量,在叫做“未来”的这条路上,不断进步,走向阳光灿烂的远方。

未来,是一份跨越时空的约定。18岁生日时我给25岁的自己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核心内容是“初心不变”。“现在的你已经研究生毕业了吧~都25岁了,不会再动不动就哭鼻子了吧~是不是也遇见了一个喜欢的男孩子呀......25岁的苗苗,继续保持热情,奔赴山海;永远激情满怀,永远热泪盈眶。”新疆兵团墙上“献完青春献一生”的誓言映射着20世纪50年代援疆老人年轻时的摸样。70年,时光在老人的脸庞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也铸就了边疆最亮丽的风景线。“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声音彰显着建党以来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年,岁月在中国的土地上镌刻美丽的画卷,也记录着变化的点点滴滴。时代中的我们更要努力成长,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05

这一路,我们都值得

我曾两次与这个世界相遇,第一次是父母给予我生命;第二次是国家、学校、以及老师、同学们的帮助,让我有了坚持梦想的勇气与力量。“中国梦”的种子撒向了华夏的每一个角落。而我也始终坚信,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更应该勇敢、自信和坚定。

青春,树立伟大抱负,书写奋斗华章。心中滋养着自强、自立、青春、奋斗与感恩的信念,在中央财经大学这片热土上,种下梦想的种子,惟愿秉承“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让梦想在这片净土上生根发芽!

师长点评

心中有光,照亮未来。吴苗苗同学一直志存高远,砥砺前行。大学期间,该生学习勤奋刻苦,思想积极进步,学业成绩优异。对待班级和其他事务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实习、志愿等活动,不断实现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并因此屡获佳绩。苗苗同学待人接物严谨求真,看似柔弱但内心刚强,希望你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中能够继续不惧艰险,勇敢前行,不断向上。为你加油!

——文产19班主任许静涛老师

主编/胡淳仪

责编/刘彦吟靳薇杜明璇高苏雅左佑

美工/唐悦茗排版/唐悦茗

出品/文化与传媒学院团委宣传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dgts/15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