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父子见面,竟在图书馆考公考研,

彭洋预约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8/9200235.html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刘笑笑实习生高琨刘潇蔓

为了找寻一条更加清晰明朗的路,两年前,在一家大型IT企业做工程师的张凯,放弃不错的薪水,决定考回老家当一名公务员;四年前,在媒体做记者的谭帅,决心考研。

当“内卷”“裁员”“降薪”“35岁危机”等字眼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有一部分职场人选择了进入另外的赛道以求突围——考公、考编或者考研。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踏上这条路的,只有少数能获得“上岸”的殊荣。谭帅和张凯,无疑是幸运的那一少部分。

35岁的职业危机

工作到第七年,张凯做了一个决定:回家考公务员。那时,他在省内一家大型IT企业做硬件研发,每个月到手工资至少一万五千块。

从萌生这个念头,到最终做决定,他用了一年的时间。

张凯的老家在东北一个四线城市,年从东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张凯迫不及待地选择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是老家高新技术企业少,就业机会少;二是从小到大没有出过省,想出去开开眼界。”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张凯选择了天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服务器研发。那几年,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干互联网成了一条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小米创始人雷军曾经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只要站在风口之上,猪都能飞起来。眼看着行业内一批批人借着风口获利,张凯毫不犹豫地选择辞职创业,一头扎进“互联网+”的蓝海。

他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开发了一个代驾网络平台,最火的时候吸纳了多名代驾司机。但是好景不长,干了一段时间,众所周知的几家大平台一出现,司机们呼啦一下全被吸引走了,张凯的公司就这么被强劲的后浪拍死在了沙滩上。

收拾好残局,张凯继续南下,来到山东,进入了那家国内知名的大型IT公司。

“”的高强度工作,是很多互联网大厂的标配。“不管工作干得怎么样,绩效考评按照加班时数来评判,那些年工作压力挺大的,没太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张凯笑笑,不过,这些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毕竟经历过创业的人,更能经得住生活的锤炼。真正让他感到焦虑的,是年龄危机,尤其是在他迈进30岁的门槛以后。

在IT行业里,35岁以上的职场危机比其他领域来得更凶猛。尤其近几年,“35岁危机”的话题经常被聊起。“我们的合作伙伴都是国内互联网大厂,一打听,过了35岁之后,人家都不愿意用。”伴随而来的是,经历寒冬的互联网行业频频传出“裁员潮”,这让张凯不由得悲观起来,“如果裁员的话,‘35+’的人应该是首当其冲。”

与此同时,越逼近35岁,生活的本来面貌就会看得越真切,购房、家庭、子女、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都会加重对当下生活的焦虑。反观毕业后就通过考公进入了体制内工作的不少大学同学,自己的高强高压生活与他们相对稳定的公务员生活一对比,让张凯对后者心生渴望。

“我是不是也应该去考个公务员?再不考,过了35岁就没机会了。”张凯跟家人提起,但父母并不支持,毕竟当时张凯的月工资是做公务员同学的两三倍。

就在张凯反复权衡、左右犹豫时,年,也就是他30岁这一年,58岁的父亲突发脑梗,成了决定天平指针偏转的最后一个砝码。

独生子需要回家照顾父亲,成为张凯放在桌面上的考公理由。

日记本上的“火种”

相比考公考编,对于工作之后选择考研的人来说,或许需要更多的勇气。毕竟,即使“上岸”,那也不是赛道的终点,毕业后还要面临第二次就业。

决定考研的那一年,谭帅27岁,媒体工作满三年,正处于职场迷茫期。

伴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异军突起,传统媒体纷纷受到冲击。比起毕业刚入职时的行业形势,谭帅明显地感受到了大环境改变带来的直接影响——降薪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自己还年轻,总得想想更长远的出路,还能干点啥?”没事的时候,谭帅会在心里反复琢磨。

谭帅本科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大四那年,他考过研,没成,索性进入媒体干了记者。但是,考研成了他心中的“意难平”。

年2月10日,大年初六,谭帅去图书馆学习时拍下的照片。

工作那几年,自己的很多同学在读研,同学群里聊天,说的最多的也是研究生话题,难免让谭帅心生向往。

年6月份,谭帅无意中看到一则北京大学首招健康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新闻,觉得很稀奇,看完之后就转发到了朋友圈。过了一会儿,他收到姐姐的留言:“你也可以考考啊。”

看到那几个字,谭帅的眼前倏地明亮起来,就像一扇一直虚掩着的门,被风一吹,打开了,门外灿烂的阳光瞬间照射进来。

他想起工作之后有一次回家,无意中翻出了高三那年的一个日记本,扉页上有他写下的两个字母——“BD”,那是他以为的北大的首字母缩写,也意在提醒自己“buildyourdreams”。

“每个文科生都有个北大梦。”对于当时的文科少年来说,北大就像灯塔一样激励指引着谭帅的求学之路。

此刻,这颗火种被再次点燃了。

但是,工作之后再考研,就是一次职场逆行,无论从时间还是金钱成本上讲,所要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应届考研。除了得到海归姐姐的支持外,谭帅的家人都不赞同他考研的决定,“好好工作就行,别想别的。”

彼时,谭帅已经在青岛买房,每个月背负着元的房贷。如果考研“上岸”的话,意味着他不仅要支付两年8万元的读研学费,还要在两年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继续按时偿还房贷。

不过,一颗心蠢蠢欲动之后,谭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dgts/15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