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榜单上找不到的旅游书籍?
啥意思?
“小编粗浅地认为,就是除了旅游景点指南以外的那些经过岁月洗涤依然让人回味无穷的旅行文学书籍。
废话少说,上书单~《发现之旅》[英]托尼?赖斯
译者:林洁盈
商务印书馆
虽然名字很普通,但这本《自然之旅》收录的余幅素描、照片、手记全部都是来自于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收藏。这本博物学著作以过去三百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聚焦在旅途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最适合在合适暖暖午后,冲一壶好茶,捧着细细翻阅。
《边走边啃腌萝卜》[日]妹尾河童
译者:蔡明玲
三联书店
画得好又写得好,妹尾河童是日本最好的绘本旅行作家。他是一位可爱、宽容、充满好奇心,感情丰富、精力充沛的老爷爷,正是这样萌的旅行者,才会做出超级可爱的旅行书。妹尾河童的兴趣广泛,极擅长以小见大,翻译成中文的一系列书如《窥视厕所》、《窥视工作间》和《窥视舞台》等都非常有趣。而这本《边走边啃腌萝卜》,从小风物腌萝卜写出了日本各地的风土人情。小小的萝卜干里,也藏着世态人生呢!
《阿尔罕伯拉》[美]华盛顿·欧文
译者:万紫、雨宁
上海文艺出版社
对西班牙旅行的最初向往,正是来自这本写于年的《阿尔罕伯拉》。当旅行家和历史爱好者华盛顿·欧文来到热情、浪漫、富有传奇色的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在荣耀已逝的摩尔人的宫殿阿尔罕伯拉小住,与当地人为友,在书馆研究尘封的历史,记录下每座花园、塔楼、喷泉和雕像的传奇——就有了眼前这本书——奇妙的旅行和神秘的传说都叫人爱不释手。
虽然百年已逝,《阿尔罕伯拉》的文字仍然魅力不减,读起来就像逗留在阿尔罕伯拉宫的神秘与幻境中,和欧文一样久久凝望格拉纳达而不忍离去:砂石遍地的广阔沙漠、铺着鲜艳地毯和雕花的绮丽房间和异域风情的市集……
《夜航西飞》[英]柏瑞尔·马卡姆
译者:陶立夏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活跃在非洲的第一位职业女飞行员自传。柏瑞尔·马卡姆四岁跟随父亲从英国来到肯尼亚,18岁成为了非洲首位拥有赛马训练师执照的女性,接着又在9岁成为了非洲首位职业女飞行员,随后在一系列的训练后,她独自从东向西跨越整个大西洋,成为了第一个单人飞行跨越大西洋的人。传奇一生,下笔也带有作者本人一往无前的惊人勇气,没有小情调小清新。就像从高空俯瞰大地的视角,让一切在书斋里苦心营造的漂亮文字都自惭形秽。
《“小不列颠”札记》[美]比尔·布莱森
译者:黄昱宁/夏菁
上海译文出版社
比起格拉纳达的如梦似幻,这本叫做《“小不列颠”札记》的英国游记显得脚踏实地,且充满了英式的诙谐嘲谑。作者比尔·布莱森其实是个美国人,却定居英国0多年,在离别之际写下此书。
《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英]奈保尔
译者:李永平
三联书店
大多数国人对印度的第一反应无非是‘脏乱差’、‘扒火车’和咖喱。稍微有所了解的人会诧异于印度人在世俗和信仰中找到的微妙平衡。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踏上这个神奇的国度,那么先读读奈保尔的书,肯定能使你的旅途更有收获。
身为印度裔,却出生在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的奈保尔拥有过人的文笔和洞察力。《幽黯国度》既是精细的地理札记,又如同像一卷铺陈开来的印度风情画,引领我们走入一个混乱的、鲜艳的,时时刻刻令人迷失的世界。这是官微君心目中旅行文学的典范:既是当地人,又是过客,有旅行者的好奇,却没有陌生人的猎奇,不敝帚自珍,更不避讳家丑,而其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更是让人心有戚戚。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黄永玉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位67岁的中国画家,在塞纳河畔、翡冷翠街头,支起画架专心作画。
这本书是黄永玉老先生九十年代初在法国和意大利的生活随笔,同时收录了他在此期间的画作。老爷子热爱艺术,充满睿智和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带着画笔去旅游,外人看来不能算旅游,一呆就是半年一载,天天扛着大包画画的装备找到一个角落就坐下来,一画就是一天。这样悠闲而富有趣味的生活多让人羡慕。
《夏日走过山间》[美]约翰·缪尔
译者:邱婷婷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是“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的旅行日记。作者约翰·缪尔是美国早期环保运动领袖,在他的影响下,罗斯福总统于其任期内批准创建了53个野生动物保护区、16个国家纪念保护区和六个国家公园。年夏天,他在内华达山间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考察,在他的书中,不管是冷杉、云彩、石头还是溪水,每一天都绝不相同。在文字中感受大自然令人叹息的美,如同夏日在夏日的骄阳下饮一口冰泉,通体舒畅。
节选自:新浪旅游的博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