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古代图书分类是这样子的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

最早对图书进行分类的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将图书分为六大类(六略)三十八小类;南朝宋时王俭的《七志》继承刘向父子的分类方法,又有发展,增加图谱类,成为“七分法”,又附道经、佛经,实际上是九类。至于梁阮孝绪的《七录》真正实现了七分,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则把古籍分为甲、乙、丙、丁四个部。唐初的《隋书?经籍志》吸取荀勖四分的成果,将群书按照经、史、子、集分为四部,将道、佛放在集部之后,将四大类又分为四十小类,为四部分类法确立了规范。《隋书?经籍志》的四部分类法是魏晋以来图书分类法的总结,标志着荀勖四分法的成熟,图书分类领域开始了以四部分类法为正统的新阶段。

此后,宋、元、明、清,无论是官修目录还是史志目录、私藏目录,大多遵循四部分类法。至清乾隆年间所修《四库全书总目》,成为集四部分类法大成者。《四库全书总目》将经部分为十类,史部分为十五类,子部分为十四类,集部分为五类,共四十四类。各类下又根据情况进行复分。《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使古籍分类法更加完善。现在的古籍分类仍然在沿用四部分类法。

古籍常用分类法

古籍常用的分类法为四部分类法。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分类为例,主要类目如下:

经部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本文来源:编辑之友以上分类依照清《四库全书》。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345rhic.com/tstg/7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