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来谈谈读书

想谈这个话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终于下定决心,决定把它写出来。

在这里,只是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当然也不一定全对,希望大家辩证得看待。

关于读书,这里想谈的,还是对于那些,没有真正步入读书殿堂的人而言,学霸大神们可以略过。当然我也并没有真正的步入读书的殿堂,读过的大部头书籍以及经典著作少之又少。

闲话少说,步入正题。

大学时期的我,购买过大量的图书,上千不知道有没有,几百元肯定是不在话下了。

当时但凡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就会买下来,以至于买了很多无趣、或者是自己看不进去的书。很多我在大学时期购买的书籍,都是在大学毕业,或者是最近的这三年内才看完的,当时根本看不懂或者说看不进去。

例如大学时期购买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大学期间数次拿起而又放下。当我大学毕业之后的某一天,突然就能看懂了,而且一口气将整本书读完。可见时机、阅历对于读书影响非同一般。

《百年独孤》、《乔布斯传》、《三体》等也都是大学时期购买,在最近的这三年之内才看完的。

当然还有一些书籍,大学时期购买,至今还没有看完。例如《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等等。

另一部分大学时期购买的书籍,已经送人或者丢弃,例如《数据库教程》已经送给朋友,《世界兵器大全》已经丢弃。或是看不懂(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弄懂),或是书里的内容过于简单。

还有很多心灵鸡汤类书籍已然丢弃。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观点是,在大家阅读的初期,买书会没有方向性,没有选择性,会只是对书名感兴趣,而购买一大堆自己看不进去的书。

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更甚,买书更为方便,更不加选择,不管书里的内容是什么,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立即下单购买。

须知“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读书的速度再快,也赶不上买书的速度。

我建议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列一个属于自己的书单,将自己感兴趣的书目,都列入进去,定期补充删减。

光列书单还不够,列完书单之后,我们该怎么办?

随着时代的推移,书价越来越贵,从我们上学时期,平均书价20多元,到了现在,稍微有点含量的新书价格,都到了50元以上。现在一千元的书籍,或许还摆不满一层书架。

如果你是一个阅读量很大的人,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或许你会说,我的阅读量并不大,那你更没有必要%的去买你想看的每一本书了。

那应该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借助电子阅读以及当地的图书馆系统进行阅读,等到非买不可的时候,再去购买纸质书籍。

这么说,也许会给本不景气的书籍行业雪上加霜,但是在我看来,很多书籍都没有购买的必要。

例如一些比较浅层次的小说类书籍,看完第一遍之后,绝对不会再去阅读第二遍,这类的书籍,就不值得购买,购买就是对金钱的浪费,有这点钱,干点别的什么不好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stg/17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