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张妍
12月3日,第六届大鹏自然童书奖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行颁奖典礼,“十大自然童书”正式揭晓。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胡柳柳、游云著,余婉霖、游芷瑜绘的《你好,红树林》获得“在地关怀奖”。
大鹏自然童书奖在地关怀奖与启迪奖颁奖现场
该书的绘者余婉霖是一位“深三代”,从6岁开始跟着妈妈观鸟,对深圳生活的多种留鸟与候鸟如数家珍。正因为这种特长,让她考上了美国纽约曼哈顿著名的高中LaGuardia,与陈丹青女儿、麦当娜女儿等名人成为校友,并顺利被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插画系录取。
余婉霖发表获奖感言
“我是一个从小没上过补习班的孩子,在大自然里长大,自然不仅教给我很多,更让我学会了包容,养成了不急不躁的性格。”余婉霖说,希望用自己的笔画遍深圳自然界的“伙伴们”。
余婉霖8岁时在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
希望能让深圳青少年拥有全球视野
能在20年前就投身观鸟,余婉霖绝对称得上深圳最早的一批“鸟友”,这要感谢她的妈妈——游云,也就是《你好,红树林》的作者之一。
《你好,红树林》封面与封底
作为广东省综合实践课程督导的游云,与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编写一本实践活动教材,这本教材正是《你好,红树林》,由游云教育(编写组)执笔,保护区管理局提供技术支持。
《香港方物志》
编写组的老师们都知道游云有位正在美国纽约学插画的女儿,而且很擅长自然类插画。十五六岁时,余婉霖的插画就被收录在南兆旭所撰写的记录深圳自然生态的《南寻深圳》中,随后又参与《十字水自然笔记》《香港方物志》等插画创作,作为她的第一位“伯乐”,南兆旭曾盛赞她画的鸟“眼睛都会动”,活灵活现。
编写组先是邀请余婉霖给他们画了书的封面,随后又画了目录。“一图胜千言”,她的画不仅能为这本教材添彩,更能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红树及它的“邻居们”。年4月,婉霖正式接受邀请,为《你好,红树林》做全书插画。
按道理,《你好,红树林》以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为创作蓝本,这片湿地婉霖已是熟悉得就像自己家门口的社区公园一样了,“到深圳湾观鸟”是她从6岁就开始的周末日常活动。可这次合作方是自己的妈妈。妈妈不仅是她人生的第一位自然导赏老师,也是一位挑剔的鉴赏家,“这个人往旁边挪3厘米,构图可能更好。”从小时候,妈妈就为了鼓励女儿尽善尽美,而“挑剔”她的“画作”。而且要画的都是从小陪伴自己长大的自然“伙伴们”,不能做不好。
余婉霖和妈妈一起参加观鸟大赛
当时还在美国的婉霖,跑遍了纽约市各大图书馆、大都会博物馆查找资料,前往全美综合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旁听相关讲座,以及康奈尔大学全球鸟类中心参观、学习。开始创作后,她绘制了上千幅草图,寻找最适合的表达形式。
在康奈尔大学全球鸟类中心
“深圳是一座国际化都市,我希望通过这本教材让深圳青少年能够看到与国际接轨的插画,拥有全球视野。”最终,婉霖与编写组一起从草图中确定了基于写实风格的创意,突出生物特征,同时融合了欧美插画“重纹理”的特性。
《你好,红树林》内页插画
风格一旦确定,灵感的水龙头也被拧开了,只用了大半年时间婉霖就创作了六七百幅插画作品。
多次在国外因深圳优越的生态资源而自豪
说起红树林,婉霖头头是道,“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是由海岸滩涂、红树林、基围鱼塘组成,才构成国际候鸟的栖息地、加油站、补给站。”可创作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在画红树的根系时,她就遇到了难题。
被称为“海洋卫士”的红树林,有着发达的根系,既能防风固堤,又能消减海浪威力。红树林的根分为呼吸根和支撑根两种,有的是笋状、有的是板状,有的是膝状……但根部藏在滩涂底下,平时只是自然观察时看不见,更摸不着,仅凭图片和想象,婉霖总是画得“太硬”。她便请教红树林专家,如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理事长、厦门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刘毅,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胡柳柳高级工程师、杨琼博士。
《你好,红树林》中关于红树根部的插画
年11月回到深圳后,婉霖又来到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仔细辨认所有物种,“尽管纽约有着很好的艺术氛围,但纽约并没有红树林”。婉霖很为家乡的红树林骄傲。
她说,自己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游学,当时美国学生自豪地介绍当地的红树林,结果婉霖他们这群来自深圳的孩子骄傲地告诉美国学生:“我们深圳也有红树林,我们的市中心有全国最小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每一年冬季都会有全球接近四分之一的濒危物种——黑脸琵鹭在这里过冬!”
这并不是婉霖第一次因深圳生态而骄傲。因为从小热爱观鸟,她积累了丰富的自然观察素材,也创作了大量自然类插画,在考取纽约LaGuardia艺术学院时,她拿出了厚厚一沓描绘深圳自然的插画作品,“本来考官告诉我7天后才有回复,没想到我刚回家,吃完午饭,就收到通知,说我已被录取了”。
余婉霖的作品
大学期间,到纽约中央公园观鸟成为婉霖最爱的业余活动。“纽约人告诉我,纽约有多种鸟类,我跟他们说,年,深圳中小学生代表中国青少年参加联合国青少年环境高峰论坛时,当宣读实践观察报告中提到,在深圳地区已经观测到的、有图片记录的鸟类超过了多种。”婉霖说,美国人听到后都觉得深圳是一座生态保护都做得特别好的城市。
《你好,红树林》中关于实践活动课程相关内容
绘本创作期间,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婉霖和编写组都非常振奋,希望这本书能够向全世界青少年介绍红树林——这张深圳靓丽的生态名片。同时,该书是按照基础教育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例来编写的,每章节后面都有可供中、小、幼学校选择的实践活动课程包、评价表、实践活动认证,希望学生们通过绘本上设计的项目式学习课题认识、了解红树林,并在学习后得到相关的学习评价和认证。
用手中的画笔影响更多“深N代”
大学期间,一直对自己画鸟引以为傲的婉霖受到过一次“打击”。教授告诉她,她画的鸟,只画出了皮毛,没有画出形态。开始她还很不服气,抱着望远镜就到了纽约中央公园连续一周观鸟。越看,她越觉得教授的话很有道理,自己确实只注重描绘鸟类的毛皮,而没有研究过它们的形态和动作。在教授的建议下,她来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去画动物的骨骼,一遍遍琢磨,终于她笔下的鸟类真正“活”起来了。
在纽约中央公园写生
有目标、有悟性的婉霖去年回到深圳后,赶上了第五届大鹏自然童书奖颁奖典礼,当时她是台下的一位观众,正在酝酿《你好,红树林》,心里就暗暗下了决心,“明年我也要站在上面,出一本让青少年们都喜欢的自然童书”。
婉霖在毕业典礼上
创作过程中,婉霖非常注重青少年的观感,她不仅将一些原本外形“不太讨好”的动物,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让它们更可爱,更易为孩子们接受。还邀请了6位平均年龄不到十岁的深圳青少年担任“创意总监”,为绘本提意见、出点子,并绘制插图。
如今,婉霖已在深圳从事艺术教育、绘本创作、艺术策展等工作,她心里有很多计划,不仅要为更多优秀自然书籍配插图,更计划将《深圳自然笔记》做成绘本,让更多少年儿童能够读懂它、爱上它。
《你好,红树林》内页插画
“我还计划将来出版红树林相关主题的系列自然绘本,把《你好,红树林》每个章节的主题进行细分,再编写成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的自然绘本。”婉霖表示,希望她所做的一切能够让更多的孩子通过自然童书爱上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
这位深受自然滋养的“深三代”,从深圳出发,再回到深圳,要用手中的画笔影响更多的“深四代”“深五代”……甚至“深N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