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313/8743214.html
现在来说,很多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离开校园进入社会;腹有诗书气自华,要读诗书。但现在图书馆、书店那么多,图书更是浩如烟海,那么我们都读什么类型的书籍呢?
1,知识类的书籍,我们从小到大的课本都是知识,认识社会和世界的开始。
2,技能类的书籍,Office、编程、职业技能提升等;为了积累自己的工作能力、经验。
3,思维类的书,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古代历史、现代历史、政治类书籍等等,学习思维方法,提升思维方式。
4,审美类的书,看起来没用,实际上提高文学素养、审美认知能力,诗词歌赋、文学艺术。
5,文学小说类,但是选择品类最重要,不是言情小说、种马小说等等。
读书很重要,选书更重要,但真正能帮助人们提升格局的书,是知识类、思想类的书。而且必须是终身读书、终身学习;其实离开校园之后的读书学习才是真正的开始。因为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是素质和学历、技能全都分裂的;读了那么多年书,拿了那么高的学历,然后一个人没素质,出口成脏而不是出口成章,甚至杀人放火,践踏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这些听起来不觉得讽刺吗?这并不是个例,值得重视与深思。
还有这些年来一直都流行着一种说法,大学毕业就待业、失业,有些不如技校呢。教育,就是教出来有素质的人,但现在教育变成了单纯的应试教育、学历教育,这是对教育的矮化;说明现代教育比起古代教育差远了,古代接受教育就是士人教育,也就是素质教育。
读书,能获得知识、技能、文化,三个层次;知识,为了学历;技能,为了工作;文化,为了素质。大多数人读书(专指现在的学校教育),有知识有学历,但是没技能;有知识有技能的,又没有文化。所以大学毕业就待业甚至失业,是因为只有知识学历,但没有谋生的技能。所以先通过应试教育有了学历,进入社会实践后再有了谋生的技能;最后个人追求素质,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人。这是目前的一条不合常理但却不得不这么走的路,等什么时候学历知识、谋生技能、文化素质这些都能统一起来就合情合理了。
然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逻辑支撑与验证;理论的东西学好学透学精非常难,但与实践相结合,能否指导实践,再反馈给理论更难。最好再自己总结出来思维、思想传世,当然这是难上加难。以圣人般著书立说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和他人,实在是太为难了;但是不代表我们就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总结自己的思考、思维、思想。
所以,终身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共勉!
董禹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