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中山大学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生在中山大学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举行实践课程的期末考核,考核针对该方向在学年春季学期开设的两门课程:中级文献修复,印刷、传拓与载体转换。此次考核的作品包括中文古籍修复、字画装裱以及拓片作品,由修复中心资深修复专家潘美娣老师、肖晓梅老师,书画装裱专家李景文老师以及资讯管理学院周旖副教授进行作品点评与成绩评定。硕士生布置期末考核展示作品“中级文献修复”和“印刷、传拓与载体转换”是中山大学图书情报专业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硕士生培养方案中所列的实践课。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该方向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需完成“中级文献修复”学时,“印刷、传拓与载体转换”72学时的学习,并在期末提交能够体现其实践水平的作品。中级文献修复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文献修复与书画装裱两部分。本学期的文献修复实践集中于线装古籍的修复,学生除每人独立完成一本中文古籍的修复外,还合作修复了一本朝鲜古籍。印刷、传拓与载体转换的课程依课程名称分为三个模块,学生接受了多名专家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学习刷版、拓片与古籍数字化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展示书画装裱实践成果传拓实践成果按照培养方案的规定,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硕士研究生将在学年的秋季学期接受“高级中西文修复”、“古籍书志写作”等实践课的训练,并将参加于8月底由中山大学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举办的西文修复研修班学生文献修复实践成果之一:修复前后照片学生文献修复实践成果之二:修复前后照片---中山大学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来源:资讯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价格高吗白癜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