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这些书也太美了

年是中国“最美的书”20周年。11月6日,“最美的书”新闻发布会暨《—中国·最美的书》首发仪式在上海举行。会上公布了年度“最美的书”25种获奖作品。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此邀约此次“最美的书”部分获奖者,聊聊他们的创作历程。

受访设计师

刘晓翔

陈楠

张志奇

周伟伟

何明+周海川

刘东霞

许天琪

尹琳琳

胡一凡

Q

什么机缘,让您进入了书籍设计行业?

刘晓翔:生于年的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出版社做美术编辑。这个比赛对我来说是“高龄”参赛了。年我第一次获“中国最美的书”,这次获奖是我第23次获奖,我还担当过比赛评委。

陈楠:我年春生于上海,从学校毕业进入出版社工作开启了我的书籍设计生涯,至今未改。

周伟伟:我年进入赵清的瀚清堂设计公司,在这之前对书籍设计并没有太多概念。当时我还是个毕业不久的学生,后来一直跟着赵老师做书籍整体设计,一边实际操作,一边学习各种设计知识,不仅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设计观念也得到极大提升。

张志奇:年出生,大学毕业5年后,通过同学的引荐来到出版社工作,并开始设计书籍封面,逐步到整体设计。

刘东霞:我是年生人,是一名高校教师,从教20多年。大学期间就学习设计,毕业后进入高校一直在一线教学。为本科生讲授“插画设计”“书籍设计”课程、为研究生讲授“中国传统书籍艺术研究”“绘本设计与制作”等课程。我很享受教学过程,也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做设计的感觉,他们可以激发我很多创意。我负责的“插图设计”课程获批山西省级精品课程,“书籍设计”获批国家一流课程。我们有自己的师生团队,致力为山西省品牌规划、特色产品包装、文创品开发等做服务。

何明:我是70年代生人。毕业后就从事设计行业至今,我不会把自己定位于专职书籍设计师身份,设计行业相关工作我都喜欢。

周海川:我是年生人。大学所学设计专业里我最喜欢的一门课就是书籍装帧设计。当时在专业老师带领下通过参与实验项目和实践活动,逐渐了解到书装设计的独特之处,毕业工作后一直在有意接触书装设计。

许天琪:年我以非常高的理科成绩考入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但对所学的“修大坝”专业完全提不起兴趣,于是毅然选择转入文学院的广告专业,研究生又在中国台湾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系攻读硕士,开始系统学习设计。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跟着许燎源老师学习包装设计,之后便开始从事展览设计等相关工作。年,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手不释卷:赵清书籍设计艺术展”。流连于展厅之中的我感受到了书籍设计的多样性,萌生了专门从事书籍设计的念头。在这个展览上,还听到了知名书籍设计师刘晓翔的讲座。我自幼喜爱阅读,深受触动,于是前往北京正式成为了一名书籍设计师。我和许多书籍设计师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的多学科背景,以一个非美术科班生的身份进入书籍设计领域。

尹琳琳:我生于年。年毕业进入出版社工作。

胡一凡:我本科及研究生在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学习,由此开始接触书籍设计。

Q

目前全职做书籍设计吗?是否有自己的团队?

刘晓翔:我全职做书籍设计,疫情前节奏很快,现在比较慢,我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周伟伟:年我创立了个人工作室,全职做书籍设计,日常工作多,节奏忙碌。目前有助手协助我工作。

陈楠:在出版社时,朝九晚五;自己成立工作室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能很好地安排工作。疫情后我大多时间居家办公,工作节奏不紧不慢,大部分时间学习、思考和出方案,真正制作相对较快。

张志奇:我全职做书籍设计,日常工作状态蛮紧张。因为书籍设计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总感觉时间不够用,需要投入再投入。

刘东霞:《高跷走兽》是我们团队精心打造的。这些年,看到我国很多非遗文化被抢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很痛心。也看到了我国潜力巨大的绘本市场需求,特别是对本土原创绘本的需求。因此,逐渐萌生了聚焦儿童绘本的非遗传承路径。希望非遗绘本能带给小读者集故事、娱乐、知识潜移默化的美学体验于一体的素养教育。

何明:进入行业后,我们的设计工作不只书籍设计,也包含品牌形象设计、自出版、包装设计、展览策划、展览展陈设计等设计范畴。

周海川:我目前全职从事书装设计。日常工作状态和节奏取决于项目的紧急程度和复杂性。

许天琪:目前在做自己的工作室,有非常可爱的助理帮我解决工作中较繁琐的事务,也有磨合多次的插画师、书法家、摄影师、印刷厂等合作伙伴,他们很好地配合我实现复杂的设计想法,帮助我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创作本身。除了缺一只猫,目前的节奏和状态让我感到很满足。

尹琳琳:全职做书装设计。日常简单又忙碌。管理出版社的设计部,不算是自己的团队。

胡一凡:我的第一部绘本作品就获得了“最美的书”荣誉,倍感荣幸,目前还没有成立完备的设计工作室并形成稳定的工作节奏,当然我希望未来能够一一实现。

Q

自己擅长设计的图书类别是什么?

刘晓翔:实实在在地说,都擅长。我是职业设计师、设计总监,从事这行36年。有工作室后我指挥设计师们做设计。设计过几乎所有类别的书籍并且都获过奖,比如文学、艺术、科技、教育、绘本等,它们都获得过“中国最美的书”。

周伟伟:主要是社科文艺类。

刘东霞:我们高校教师学生也会接很多实践的社会服务项目和委托项目。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我们要求毕业设计必须做实际项目。而且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王春声、郭冰奇两位就是我们的校外导师。

陈楠:我至今也不清楚自己擅长设计什么书籍类别,无论怎样的类别,我能做到的就是认真对待每一本到来的书。

何明:书籍设计吸引我的是内容,不分类别。

周海川:各种类型都涉及过,但我特别喜欢艺术、文学和历史类书籍的设计。

许天琪:一直以来我都比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shyzx/16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