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不是死读书,汲取书中的精华为自己所

贾平凹说:“只有把阅读变为一种生存需要,我们才会自觉地去读书。”

好看的皮囊不如有趣的灵魂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很可能一夜之间世界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这仅仅是变化也就算了,偏偏互联网会放大这种变化,时不时就释放出一种“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的信号。

焦虑,已然成为这个时代很多人的通病。而为了抑制焦虑,人人都想活成一碗“励志鸡汤”,大家恨不得又读书又工作,又考研又留学,一天最好有36个小时可以用。

有很多人说,时代的焦虑是属于男人的,女人只要嫁得好,也就没什么焦虑可言了。其实,女人也会焦虑——当女人开始焦虑,想着变得越来越强大时,优秀的女人就会越来越多。至于其他女人,即使长得好看也未必能嫁入豪门,因为内涵最重要。

所以,女人想嫁得好,不仅要脸蛋漂亮、内心丰富,还要背景好、工作好、个性独立……

当你真正想去读一本书时,它才会为你所用

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怎么读书了,我也从来没见过身边的朋友如何热衷读书——点开朋友圈,偶尔也只是看到有那么几个人在晒书单。

在古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今天,这是应对焦虑的一种途径,也是生存的需要——为了不被时代抛弃,我们必须奋力追赶。可是,我想问的是:“买来的那些书,你真的读了吗?”

小溪是一名制片人,有一次与她谈一个项目时,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上门去拜访她。踏入她家的第一眼,便能看到一个大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散文集、艺术评论集、小说、佛学、心理学等。当然,少不了有关制片、编剧、导演一类的书。

望着那个大大的书架,我不禁感叹:“我好佩服你读了这么多书,你一定是个知识丰富的女子。”她却笑着说:“真是无比汗颜。我平时工作忙,读的大部分书都与自己的职业相关。你看,关于制片、编剧、导演的书,我都翻烂了,可这一架子的文学作品,我没时间去读。”

提到成功人士,我总觉得他们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自律又努力。其实,只要是人就抛不开本能,不管是谁,喜欢的东西就想拥有,可之后也未必懂得珍惜——读书也一样。

我也是一个“囤书狂人”,只要是自己想读的书,统统会买回家。至于读了没有,我倒并不在乎,因为我总觉得未来一定有大把的时间去读。然后,那些书就不断被新买的书压在底下,从此没有再见天日的机会了。

有时候,我们必须清楚自己是真正想去读一本书,还是喜欢拥有它的感觉。如果你觉得拥有很重要,那么,你会很少去读囤下的书——只有自己真正想去读一本书时,它才会成为你的学习工具。

不要盲目读书,要吸取书中的精华为自己所用

还有的人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在读书,一想到自己什么书也没读,就会变得焦虑。于是,尽管自己并不喜欢读书,也会去买书回来逼着自己看。

常常有朋友跟我吐槽,说自己一打开书就想睡觉,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它是一种兴趣爱好,他们能从中感受到快乐,所以是快乐促使他们读了许多书。但有时候快乐地读着读着,人生可能会跑偏。

“花乞丐”是一个从小就喜欢读书的女子,她之所以叫花乞丐,与喜欢读书有关。她长得漂亮,所以是“花”,而“乞丐”的意思是,在书的世界里她永远像一个乞丐。

读书是花乞丐的兴趣爱好,从小到大她读了至少册图书。她喜欢读国内外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集、哲学等。在朋友的眼中,她是一个地道的文艺女青年,但除了这个“头衔”之外,她没有什么其他的特质。这似乎没什么不好,可是人总要有点“价值”,你不能逢人便说“我是一个读书人”吧?

当然,就职业而言,确实有“专业读书人”这样的工作——书评人。不过,我想说的是,花乞丐最终变成了古人所说的那种情况:“百无一用是书生。”

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读书没有让花乞丐变得越来越好,反而越来越浮躁。她总觉得自己读了许多书,与普通人不一样,于是看不起凡夫俗子,不愿意做普通工作。可生活就是生活,超越了规则,人就会过得很痛苦。

如果说小溪买书是为了获得一种满足感,那么,花乞丐读书则成了一种游戏——她不过是对读书这种游戏上了瘾,恰巧它又比较高雅而已。

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我也见过不少努力读书的人。他们读书很认真,会画思维导图,做笔记,参加关于“如何读一本书”的学习班……

为了能读好一本书,他们学了十八般武艺,恨不得把所有关于“如何读一本书”的内容都实践一下。他们学得越来越多,俨然成了“读书专家”,可他们忽略了自己是否真的读懂了一本书。

其实,在读书这件事之外所做的功课都是花架子,就像学打拳一样,身体是“中心”,有了它,一招一式才会从身体上长出来。但不明就里的人学打拳,则是学招式,他们觉得把招式练得越来越标准就能学好拳法。

其实不然。拳法离不开招式,这没什么不对的,但是,学打拳这件事关键在于找到“身体中心”。这样,你的招式才能真正地对抗“敌人”,不然你就只有挨揍的份。

读书同样如此。我们的目标是读懂一本书,把书中的知识加以运用,就像长在身上的拳脚功夫。不管书本最后是变成了你的知识,还是能让你畅谈的资本,它真正的价值如果没有被加以运用,那就是书没有读好。

还有人说,读书不一定要记住其中的内容,这就像之前吃过什么饭,你可能忘记了,但你的身体已经吸收了饭的营养。这话千万不要信,因为,身体本就有消化功能,吃了饭,营养就会被吸收。但是,你只管读书却没有消化吸收,有用吗?读书不消化吸收,你就不会进步,也不会抑制自己的焦虑,更不会让你事业有成。

结语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说:“蜡烛的意义不是烛泪,而是它的光芒。”那么,读书的意义不是多与少,不是深与浅,而是你消化吸收后是否活成了自己渴望的样子。也就是说,你的个人技能更高了,工作更努力了,人也豁达了、通透了,这就是收获。

你在读书时找到自己的梦想,才能不断地提升它,然后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然而,这种“好”不是复制别人的三观,它纯粹是你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换言之,一切的好都是你自己的。

《好看的皮囊不如有趣的灵魂》作者:枼果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shyzx/15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