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科普图书概况
日本科普图书出版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形式多样。重视质量,一丝不苟,并强调科学性。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彩色印刷的普及,使得科普出版物愈加丰富多彩。除一般图书外还有各种类型的科普文库·丛书、译丛、图说、图鉴、百科、大系、少儿读物、声像出版物等。日本讲谈社有一句豪言壮语,“让每个人的口袋里有一本科普书”。
日本优秀的科普作家、翻译家和画家频出,如当代著名日本科普作家木村繁、天文科普作家山本一清、天文科普译作家小尾信弥、天文科普作家和天体摄影家藤井旭、科普美术家岩崎贺都彰等。日本出版的科普书,门类全,品种多,数量大,对重要的书不断重版。
日本还培养了一批高产优质,颇有水平,文章又很能感染人的科普作家,例如专写物理题材的都筑卓司,他的著作有《趣味物理学》、《四维世界》、《麦克斯韦之妖精》、《测不准原理》、《时间机器》、《空间真是弯曲的吗》、《场是什么》、《从大爆炸到银河铁道》、《十岁孩子的相对论》等,文字优雅,情节动人,能吸引各个阶层的读者,在某些地方超过了阿西莫夫的同类作品。汤川秀树和朝永振一郎均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声大,威望高,但都非常喜欢写科普书。例如汤川的《看不见的物质》、《物理讲义》、《最近的物质观》,朝永的《镜中物理学》、《物理是什么》,前后重印了13次,后者曾被评为岩波书店年最畅销图书。
数字出版市场是近几年日本出版业的热点领域,增长速度较快,数字出版中,手机无线出版所占的比例较大,远远超过以个人电脑为用户终端的有线互联网出版。年,日本手机出版规模达亿日元(约26.8亿元人民币),占日本当年数字出版市场的86%。而有线互联网出版则呈现出下降趋势。
从出版领域角度看,日本数字出版主要集中在漫画、小说、写真集和时尚杂志这四个领域,其中,漫画出版成为了数字出版市场的主导性分支产业,超过80%的数字出版物内容都是漫画,科学漫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二日本科普图书形式特征分析图书的形式特征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描述,如图书是否原创、图书的体例、图书的文字风格、图书的装帧形式等。本次调查主要收集图书的编著状态、是否是丛书、是文学形式还是非文学形式,以及是否为彩印等方面的信息。选取的种样书来源为对日本书店和图书馆的抽样调查及日本亚马逊网站销售的科普读物,日语称之为“科学本”。样书主要为近两年出版的科普图书出版物,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生物等学科门类。由于本次调查的科普出版物形式为科普图书,期刊杂志不在此次调查范围之内。
1科普图书的编著状态图书的编著状态主要有原创、翻译、编译、汇编等。本次调查的种日本科普图书中,原创科普图书占71%,位居第一;其次是汇编的科普图书,占21%;通过翻译或者版权引进的国外科普图书占8%。
2科普图书的丛书形式科普图书在出版形式上运用丛书形式较为普遍。种科普图书中有54%以丛书的形式出现,有46%以非丛书的形式出现。
3科普图书的文体形式科普图书的文体形式是分析科普图书特征的重要视角。文体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本次调查仅从文学表达形式和非文学表达形式两方面对科普图书做出区分。
来自种科普图书的信息表明,非文学表达形式是科普图书的主要文体,文学文体和非文学文体的比率分别为72%和28%,科普图书的非文学表达形式几近文学表达形式的3倍。
4科普图书的印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