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励志鸡汤,可以讲点常识吗冰川思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励志本身没错,但还是要讲点逻辑,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上名校并不等于拿到成功的入场券,这没有错,但如果由此抹杀或者不敢正视名校的价值,就类似于说谎。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李跃

又近高考。

近些年来,每逢高考前后,总有一些励志“鸡汤”在网络上流传,今年也不例外。

记得网上曾有一个饱受炮轰的视频,某励志专家到一小学做感恩演讲,他声嘶力竭的夸张叫喊与台下数千小学生的哭声交织在一起,使演讲像极了一场传销晨会——比较起来,网络上的一些高考励志“鸡汤”也透着类似的荒谬意味,带着某种程度上的反智主义。

▲网络上随处可见的感恩励志主题演讲

1

试举一例。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是这么说的:“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北大是软卧,本科是硬卧,专科是硬座,民办的是站票,成教的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做什么。”

乍看之下有几分道理。没错,不管你是考上了清华,还是普通高校乃至各种各样的民办“野鸡学校”,都将面临毕业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那一刻。但是,除了这种唯一“交集”外,或者说,除了时间这趟列车会准点到站外,相信这个段子的作者也不至于天真地认为,他们拿着不同的火车票,会上的是同一趟车吧?

既然上的是不同的车,便会领略沿途不同的风景,经历不同的成长。虽然,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逆袭”的人生故事,一纸文凭也确实不能说明一切,但坚硬的现实是,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凭作为敲门砖,连一些行业或者职位的门槛都摸不到,君不见,某些公司招聘,指明要求应聘者毕业于或者高校吗?所谓“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明显就是一种自欺欺人。

曾经读到一篇文章,亲历者谈名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里面写到,除了资源、人脉等次要的区别外,两者最重要的不同是氛围与气质。

在名校,努力几乎是每个人的标签,教室里永远人满为患,图书馆门口在开馆半小时前就已排成了长队,实验室经常在深夜里还灯火通明。

切换到一些普通高校,则会呈现另外的画风,你会看到很多光着膀子彻夜打游戏的男生,沉迷肥皂剧、喜欢打扮自己的女生,他们中很多人不思进取,自甘堕落,过着如同退休老人的生活……

虽然,这两种景象不能绝对来看,名校也有学渣,反之亦然,但从概率上来说是成立的。对后一种现象,连人民日报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shysy/15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