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定价策略做一本不会赔钱的书

文|西门如雪

很多编辑,尤其是出版社的编辑,在图书定价时非常随意,或者单凭想象和经验判断,或者依据传统的印张定价法,给予一个1.7元/印张的简单计算,即拟定一个价格。这其实是非常不妥当的。那么,如何定价才合适?笔者以为,首先编辑应当从角色上进行转换,将自己由图书编辑转换成产品经理或经营者。你要考虑到自己不是单纯地出版一本书,而是运营一个产品,运营一个企业,你得考虑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产品的特点,以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多角度地综合考虑,并拟定一个合适的价格。

1.成本定价法

这是最传统的方式,也是一切定价的基础,印张定价法的内在依据就是这个。按照传统或经验,以及当前的基本成本情况(如1.2元/印张),确定一个当前大致的盈利印张标准,比如1.8元/印张,来确定价格。相当于预计的毛利率是50%。

这当然是最简单的方式,也是大多数编辑们“偷懒”的方式。但即便如此简单,对编辑而言,却不能一劳永逸。

成本是会不断变化的。随着物价的变化,或许原先1.2元/印张的成本已经不甚合理,那么为了维持50%的毛利率,或许你应当调整为2元/印张的定价才合适。

至于其他的考量因素,比如下面这些,当然也是需要关联分析的。

2.心理定价法

一般来说,单数定价会比双数定价显得便宜,比如37元看上去跟36元没什么区别,但读者直观上或许觉得37元更便宜。

小数定价则可能显得比整数定价更“真诚”,有些时候似乎也“显得便宜”。比如经常可以看到的39.8元的定价。在读者心理上的感觉,可能会认为出版商比较认真,都能“精确到小数位”,而且,39.8元没有超过40元,也“好像”显得比40元便宜很多——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心理定价时,确定价格点很重要。比如20元、30元、40元、50元这些整10元的价位,就是比较主要的价格点。超过20元一定会比低于20元“显得贵很多”,其他价格点前后变化也是同理。

次价格点还有25元、35元、45元等。这种价格点前后的心理感觉也是比较大,但要小于前面的主要价格点。

另外,“显得”比较厚实的图书,你也可以定价高一些。

3.撇脂定价法

如果你所策划的图书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甚至有点“独一无二”,就可以考虑采取这种定价方式,使其价格高于传统定价水平。

比如中信社的《乔布斯传》,因为其权威性等因素,使之大大超越其他的编撰性同类图书,因此中信社给予了一个68元的高定价。

实际上,若干引进的图书,尤其是权威作者的图书,通常定价比较高,这并非只是版权费较高的原因,出版商基于更高利润的要求,也是其定价偏高的影响因素。

4.小众图书与大众图书定价的差异

通常来说,小众图书定价要高于大众图书,因为小众图书的读者更精确,需求也比较稳定,其销售量也更小,从成本角度也应该给予一个较高的定价。

而且,小众图书的定价高,也有此类图书本身“稀缺”的缘故。从市场销量的角度,出版商本身也不愿意做小众图书,因此造成此类图书的缺乏,而读者却并不匮乏,且高度稳定,这就使得此类图书得到了其读者群的高度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345rhic.com/tshyfz/7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