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图书编辑的44技能

美国资深编辑人威廉斯认为,出版社图书编辑同时要扮演三种角色,即:狩猎者(睁大双眼搜寻好作品)、魔术师(能化平凡为神奇)、双面人(面对作者时代表出版社,面对出版社时代表作者)。此种归纳,在编辑的属性层面上是准确的。而在功能化上,业内则普通认同:图书编辑即项目经理。图书是产品,必须进入市场流通。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作为中国的图书编辑,既要接轨国际,又不能偏离国家的意识形态。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四种意识和四种能力。

四种意识

一是社会意识。

也可称社会责任感,就是业内所说的社会效益。皇冠出版社的执行主编韦德说对,“做得好,还要做得对。”图书编辑应该把社会责任感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种社会责任感,既有道德层面的也有法律层面的。通常有人会误解图书的社会效益,认为它是经济效益的天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二是市场意识。

“优秀的图书编辑能像发行人一样思考、规划、作决策。编辑人在文学品位之外必须具备数学概念。”我很赞同这种说法。图书编辑要有市场意识,而市场显然是很难掌控的,但并非无规律可循。好的题材可能会拥有好的市场,但这往往要取决于作者的写作能力和态度以及编辑的敏锐度和识力,这一点对编辑而言是个巨大的考验。

三是创新意识。

图书编辑的创新意识,不仅是来自技术或外部形式的,更重要的是思维观念的创新。今天的编辑和老一辈的编辑最大的不同是不仅仅会坐在编辑部编稿子,而且还要从事策划、组稿、印制、后期宣传等相关工作,在几乎每个环节都应贯穿编辑的观念。

四是精品意识。

精品意识是图书编辑到了一定层次后的追求。编辑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编辑一类或几类图书,做成自己的品牌。教育、文学、纪实、生活、文化、科普、儿童等读物,都可能做成精品。编辑的精品意识在于充分地正确地认识自己,正视可开掘的潜力,不要盲从,要找准方向,“一口井执着地挖下去”,不信它不出泉水。

四种能力

一是策划能力。

策划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策划选题需要敏锐的触觉和独到的眼光,选题有新意自不必说,它的市场预期及作家接受创作的程度,都取决于策划的成功与否。在写策划方案前,至少有三个问题要问自己:一是方案有没有可操作性?二是谁能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三是它的市场前景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有助于图书编辑把方案变成现实。

二是组稿能力。

有了策划方案,组稿很关键。在现如今出版社众多的情况下,编辑没有强大的组稿能力,策划案等于是废纸一张。组稿最能全方位体现编辑的综合实力。对题材把握得准确与否,跟作者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洞察能力等密切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编辑能组到高品质的书稿,而有的编辑却不能。

三是编稿能力。

编稿是编辑的基本功。佩因说,文稿编辑是第一位勇于批判的读者。说的就是编辑在案头工作时要有看出文稿问题并毫不讳言地提出的能力。那么,编稿的能力就不仅仅是文字功力,与作者沟通的能力似乎更加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作家,编稿几乎就是沟通。

四是发现能力。

能在众多的书稿中发现有价值、有市场的书稿,能在新人新作中辬识其是否有潜力,这要考验编辑的耐心和判断力。通常情况是,一部新人的或不知名作者的来稿,编辑翻两页就作出退稿决定。但是,只要更有耐心一些,是不难发现有前途的作者的。想一想,那些知名作家都是从新人开始的,况且,成熟作家的作品毕竟是有限的,没有新人跟上,资源势必要枯竭。

格罗斯说:最好的编辑所代表的不是最多的编辑或最少的编辑,而是编辑到什么程度最能让作者的作品放出最耀眼的光彩。以上四种意识及四种能力,是图书编辑手中的利器,掌握好它,在波云谲诡的图书市场上就可以出奇制胜、双效共生。

END

新闻出版培训网

教育培训

课件研发

行业咨询

技术开发

标准编制

数据服务

-/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345rhic.com/tshyfz/5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