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长传统出版仍有前途,

(原标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长:传统出版仍有前途,数字出版难统天下)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上海理工大学图“传统出版没有前途了么?甚至有人列出了传统报纸消亡的时间表,数字出版就能因此一统天下了么?”面对甚嚣尘上的报纸消亡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9月24日出席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首届互联网+内容供给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暨研究生学术论坛”时亮出了他的观点:传统出版仍然有前途,数字出版还难以一统天下,“据预测,到年,中国出版产业规模约为3万亿左右,数字出版占30%,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传统的书报刊仍然是阅读主流产品,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魏玉山说。年全国出版产业增加值占比将低于20%,是可怕的趋势魏玉山也坦言,中国出版产业增速下降,在文化产业中所占比例减少。-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营业收入已从年的增长14.2%下降到年的只增长8.5%,增速从两位数降低到了一位数,年的全国出版产业增加值在文化产业中的比例为25.6%,年已下降到22%,“照此发展下去,年出版产业增加值在文化产业中的比例将降低到20%以内,出版产业对文化产业的贡献率进一步下降,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的作用进一步下降,这是可怕的趋势。”魏玉山说。报纸消亡论是危言耸听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营业收入比例的差距也在进一步缩小,但是能因此推断出报纸等传统出版就要消亡的结论么?魏玉山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传统出版没有前途吗?魏玉山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在他看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传统出版仍然是产业的主力军,传统的书报刊仍然是阅读主流产品,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数字出版一统天下吗?魏玉山认为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在他看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数字出版的产业规模仍然小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产品仍然是填充人们碎片化时间的主要产品。魏玉山表示,那些给出了传统报纸消亡时间表的论调是某些利益相关机构危言耸听的说法,预计到年,中国出版产业规模约3万亿左右,其中数字出版占30%,可见传统的出版仍是主要方式。未来对策:传统出版做精,数字出版做专魏玉山也承认,中国出版产业正在加速调整,除了有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趋势外,消费需求的变化也是主要原因。“衣食住行满足的是物质需求,现在精神需求在快速上升,阅读就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魏玉山表示,移动应用APP、网站、电子书等新兴媒体和数字出版这几年发展相当迅速,增速也相当快,压缩了传统出版的空间,一定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出发,加强符合读者需求产品的供给迫在眉睫。魏玉山也表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未来在于满足读者需求,阅读类产品已经极大丰富,无论是传统书报刊还是数字内容,可以称为海量,但是人们的阅读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结构性缺乏与结构性过剩并存,结构性包括区域结构、内容结构、品质结构。“传统出版做精,数字出版做专。”魏玉山提出了他的中肯建议,他举例说,传统出版需要做精,以图书为例,今年出版图书47.6万种,新书26万种,但是内容粗陋、同质化、精品少。“看图书排行榜,上榜图书很多都是十年二十年前的老书、旧书或者外国的经典书,当代新书缺乏精品。”魏玉山接着说,数字出版和新兴出版发展较快,目前全国的电子书已超过种,网站万家,移动应用APP近万个,但是无论是内容、表现形式还是技术,专业化都不够。“数字出版和新媒体是个大蛋糕,很多单位都想做,但只有做专才能真正吸引读者、留住读者。”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高峰论坛现场。上海理工大学图据澎湃新闻(







































北京哪看女性白癜风好
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345rhic.com/tshyfz/3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