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王老师又讲解了北大出版社是如何“连接一切资源”的,王老师强调要跟一些大的微信号加强合作,“不要只盯着自己的平台,要走出去
请点击“ 阅读原文”填写报名申请
下一次活动题下一次活动题:微信公众平台的盈利模式闭门交流会
现在接受报名,只开放10名参会资格,每人需交费50元
学君:我总结了一下大家说的,新媒体的痛点有三个:体制方面、出版人的固有思维方式、出版流程过程的问题但是我在想,我门是不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两个平台,一个是“自平台”,自己建立的平台,比如北大出版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另一个平台就是我称为的“他平台”或者“他媒体”,自平台和他平台是相对概念,但是自平台要多和他平台的合作
万兴明图书行业发展趋势:我是it媒体出身,在我看来出版行业活多了、钱少了,这是回归常态出版行业的痛点就是单品平均销量下降了,要做的就是单品优秀的图书加大推广,让需要这本书的人能够知道这本书我觉得编辑方面没有痛点,痛点在于销售渠道
第一个部分:什么是出版?什么是新媒体?
阅读原文
在讨论了两个问题之后,大家剖析了两个案例,一个是逻辑思维的案例分析,主要分析了逻辑思维的局限性以及与之合作的利弊分析;第一个是微信读书这个产品的分析,主要分析了为什么大家都不用微信读书了
出版行业和新媒体的痛点?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王薇第三个发言王薇老师讲述了北京出版社在公众号是如何通过分栏目、原创、版式、标题、互动而与读者用户实现互动和交流的”王老师图书出版行业分析从图书、书店、讲座和书展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图书的展示、抽奖活动和有奖比赛、讲座的报名和扫码入场
在万老师的发言的之后,郭老师简短地总结了大家的发言, 会议进入第二环节,郭老师认为行业和行业之间越来越趋于融合,但是每家都在强调自己的概念,出版的概念、媒体的概念,那么接下来就围绕什么是出版、什么是新媒体以及出版行业在面对新媒体时的痛点在哪里,来各自阐述自己的看法
王薇:出版是一个传统的概念,工作的划分很实际网络媒体也说自己是新媒体,但是我觉得pc端不是新媒体新媒体也是内容生产者时效性非常强,新媒体是媒体属性内容产品的营销还是要用传统思维,我们的读者在那里,影响点在哪里,爆点在哪里
4月14日下午,学术中国国内外图书馆现状成功举办了出版行业新媒体转型闭门交流会会议采用“5+10”模式,即5位嘉宾深度对谈,10位参会人员相互交流学术中国创始人学君博士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4位嘉宾,包括来自《出版人》杂志主编任殿顺、众筹网出版娱乐合伙人姜帆、北京大学出版社新媒体负责人王薇、北京飞芒科技有限公司ceo万兴明,以及分别来自三仓出版公司、黑天鹅图书、首都师范大学、人民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商务周报等10家媒体、高校和出版业人士参加在交流会上大家深入交流和讨论了出版行业新媒体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万兴明:问题非常好,媒是什么,把两个人拉过来,它不是产品,它是信息的连接每一个阶段都有新媒体,2000年,新浪就是新媒体互联网是图书行业发展前景什么,两个方向,一是媒体,一是技术工具百度是一个数据库目录,但是他不拥有这个数库 我越做互联网,我对出版的感情越深
2016年4月14日
第一个部分:各位嘉宾介绍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是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与新媒体结合起来的
交流会分为三个部分
王薇:绝对利润在下降,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作者和渠道两方都没有话语权了,因为平台太好了
姜帆:媒体是一种社交模式,从众筹的角度说,为项目发起人起了一个项目保证作用,在一个公众平台发布,会带来信誉保证在找宣传口径在哪儿,如果没有用户留存率的话,平台很危险众筹网在传统媒体方面,主要做品牌孵化,针对单个项目;也有和新媒体合作的时候,比如百度贴吧、新浪微博,项目都是大家通过手机端看到的,扫描二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维码,直接可以看到看新媒体,大家更关注内容
讨论结束后,大家都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两、三个人进入更细致、更深入地讨论,交流看法至此,学术中国举办的出版行业新媒体转型闭门交流会完美落幕
任殿顺:新媒体出现后,纸媒首先被冲击在这种环境下没办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和郭老师有共同的经历,写过很多相关论文,一上来就要先写定义我们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三点,第一,对作品的筛选;第二,对作品的加工;第三、针对每一本书的内容特点,对作品进行包装,就这三点出版社不是内容提供者,而是技术提供者,真正的内容是在作者手中
任殿顺:我觉得有两点,第一、体制问题所带来的约束,第二、图书销售会计分录传统出版行业是很难通过自身的转型来实现,但是出版可以昨晚一环来实现,也就是靠出版行业的某些人来实现
姜帆:做众筹的项目建立比较难,众筹是一个尝试的问题,很多人在想我不用众筹也可以实现我的想法,为什么要众筹呢?
来自众筹网的姜帆第二个发言众筹网2013年成立,到现在运营了3年众筹网鼓励创新性思维的人群,可以发布创意项目和创业计划,并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募资,让有创造力的项目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和支持做众筹的目的也是为了做营销和做创意的同步走,通过发起项目吸引大家的投资,姜老师通过举一些例子,包括三联书店发起的项目、《读者》的重印项目以及一些公益项目活动来说明众筹网具体是如何实际运营的不同的项目可以通过众筹的平台图书馆趋势把一个一个想法实现同时众筹可以验证市场的受众程度,也可以利用平台营销,提供一些媒体出口众筹网目前也在做版权方面的业务,想把还没出版的但是比较好的项目建立起来,起到一个出版和作者之间的桥梁作用
会议的第三环节,5+10互动每一个参会的嘉宾和代表都非常珍惜这次交流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目前的一些困惑,大家相互给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其中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李岳同学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将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来代替现在的微信模式,另一个是出版社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几位嘉宾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做了回答
学术中国举办出版行业新媒体转型闭门交流会
飞芒书房的ceo万兴明介绍了飞芒书房app的从创建到经营的想法万老师认为图书馆发展趋势,新媒体发展很快,但是对用户的了解不够,对用户信息搜集不好,而且新媒体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要是推广一个东西,只能是几个平台一起推新媒体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力不足,用户量越大越累飞芒书房app是想解决一些新媒体解决不了问题,一段时间以来,飞芒书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搜集图书信息资料,包括图书的封面、部分内容试读,在研究如何把图书的基本信息做的更好,使读者 对一本书的了解可以更加透彻,跟在书店翻看是一样的效果万老师还提到新媒体要以用户为中心,多做线下活动,多和自己的用户去交流
任殿顺老师首先介绍了出版人杂志在新媒体转型上的探索出版人杂志从3年前开始做微信号,开始只是做了杂志“搬家”的工作,也就是把杂志图书馆属于什么行业上的内容搬到微信上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微信公众号最开始被杂志社认为是一个新的出口,但是由于杂志在新媒体转型上涉及人力的重新配置,所以,效果并不理想大概一年后,杂志的微信号开始跟进热点,同时针对微信用户对微信内容的消遣化、文字信息可视化的特点,对纸质杂志上的内容进行加工由于杂志本身是月刊,和读者的交互比较慢,但是在开发了对应的微信号以后,和用户的交流就由月交互变成了日交互,加强了和用户的交流任老师同时提出,对于传统杂志社,运营微信号是由成本投入的,即使汇聚了大量的粉丝,但是怎么变现,仍然是一个问题
这些方法教你放松心态如何能让情绪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