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是一部由真人事迹改编而成的励志影片。本片由Netflix出品,由切瓦特·埃加福特自编自导,改编自威廉·坎库温巴所著自传《驭风男孩》。讲述了生活在马拉维的13岁男孩威廉·坎库温巴,在天灾人祸不断的小镇生活,依靠自己从图书馆学到的知识,以小块金属废料、旧自行车零件和木材修建了风轮机,拯救了自己的村庄的故事。
马拉维位于非洲地区,地处内陆,是世界上最贫穷的10个国家之一,那里的人们常年被贫穷和疾病所困扰。当地的气候十分古怪,要么连续数天的大雨毁掉庄稼,要么持续干旱导致庄稼无法生长。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人的智慧,早在汉代时期就已经掌握了耕种技术,而在马拉维这个靠天吃饭的国家,却没有掌握灌溉技术,种地的工具只有一把锄头。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更别说接受教育了。这里的人们大多愚昧无知,他们依靠信仰的神来求雨,以此期望庄稼能够丰收,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科学技术改变现状才是真理。
威廉·坎库温巴就生活在马拉维一个极其落后的小村庄里。一个烟草公司利用村民艰难的生活现状趁机勒索,低价买进村民种植的树木,导致植被遭受破坏,生态循环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一到下雨天气,庄稼地就开始积水,导致庄稼无法正常生长,农产量大大降低。
当地政府腐败无能,没有危机意识,甚至还夹杂着真真假假的民主选举。当地酋长在总统选举时提出了农民的生存困境,不料却被他们的人打成重伤。威廉·坎库温巴的爸爸一直对政府抱有希望,于是跟其他人一起踏上了寻求政府帮助的列车。却不曾料到会有饥民趁机来到威廉·坎库温巴家中,抢走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粮食。
威廉·坎库温巴家里虽然贫穷,好在家庭关系温馨和睦。父亲条件并不优秀,但却娶到了母亲这位优秀的女子,要知道母亲年轻的时候可是当地最美丽的女人。威廉·坎库温巴的父亲用微薄的收入给威廉交了一部分学费,使威廉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
在去学校之前,威廉·坎库温巴就喜欢帮助村民修理东西,尤其是对收音机一类的电器十分感兴趣。进入学校之后,机缘巧合下他见识到了科学课老师自行车上的手电筒可以靠蹬脚踏车发点来照亮道路,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他对此着迷。
遗憾的是,由于威廉·坎库温巴家付不起他剩余的学费,他被校长赶出了学校。一开始,他借助科学老师和姐姐的关系来到图书馆学习,并且每到科学老师授课他就进入教室学习。后来被校长发现,被彻底的赶出了学校。
从科学老师那里,他得知了手电筒发光的秘密——发电机。在图书馆读书的时候接触到了一本名叫《能源利用》的书,产生了利用风力发电的想法。能够利用的原料就是之前烟草公司丢下的一些废弃材料之类的东西。经过疯狂的实验,他和他的朋友制作了一个小的发电机,利用风力让收音机发出了声音。
这件事坚定了他利用风力发电的决心。可是,父亲一开始并不理解他,认为他是白日做梦。父亲整天为全家人的温饱奔波,他却想要破坏自己的自行车。幸而,经过母亲的劝诫,已经失去威廉·坎库温巴姐姐的夫妻二人终于领悟到,应该为威廉·坎库温巴创造条件做他想做的事。
最后,利用父亲的自行车、直流发电机以及村民们搭建起来的风车,威廉·坎库温巴通过风力发电实现了抽水灌溉,拯救了这个小村庄,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全村人终于看见了生活的希望。
而威廉·坎库温巴本人通过这件事情,获得了重返校园的机会。他在马拉维完成了学业,然后到南非就读非洲领导学院,接着,他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完成环境科学学位。他说他的心愿是打造一个充满创新的,而非依赖别人慈善救济的非洲。
看完这个故事,想到一位影评人说的话:只要有梦,哪怕年少贫瘠,两手空空,依旧能够驭风而行。
他是谁?
他只是一个13岁的少年,可是当他爬上风车支架时,我们看到的是无限的希望。面对父亲的反对,他反复强调“我去上过学”。可能在现在的和平时代,谈知识改变命运略显空洞,只有真正见识过贫穷和困窘同时理解其中原因的人,才能真正被感动吧。
面对生活的磨难,你会怎么做?
生活面前,我们都太渺小,片中的人们为了能够生存做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旱灾带来的绝望致使人们面对困难表现各异,青年男女私奔、哄抢村民粮食、向政府求助。活在世上本就是一场修行,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是选择妥协还是寻找生机呢?
那不被理解的梦想
当威廉·坎库温巴将自制小风车拿给父亲看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父亲的理解。在父亲眼中,他是一个只知道研究玩具的小孩。父亲踢坏了威廉·坎库温巴的小风车,并警告他以后不许再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可是他没有放弃。有梦想的人真的了不起,在非洲旱灾如此严重的大环境下,在父亲对自己梦想不理解的前提下,他凭一己之力拯救了全村人。
贫困中能够让人一直坚守,一直努力的就是梦想和希望。仔细想想,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有各自生活所面临的艰难,只有充满向往和希望地努力,才能到达一个更高层面的幸福。上帝如风,无所不触。幸福遍及,无所不达。希望向往,努力追寻。
知识果真能改变命运,希望每一个有梦的少年都能依靠知识驭风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