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体图书市场中,文学类图书占据重要地位,贡献超过十分之一的码洋,并且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速超过整体市场。
提起文学图书,你会想到什么?是四大名著,还是《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亦或是《盗墓笔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无论哪一种,都是文学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从风靡社交网站的话题性作品来看,似乎文学市场正越来越多地被各类浅阅读图书占据,纯文学类图书显得有些平淡。然而实际上,从开卷监控的市场数据来看,文学市场始终是经典与流行并重,无论是世界名著和各类获奖作品,还是暖心励志文和影视同期书,都能在文学畅销榜上占得一席之地。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年以来的文学图书市场。
图1:一年来文学类图书零售市场码洋比重
在整体图书市场中,文学类图书占据重要地位,贡献超过十分之一的码洋,并且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速超过整体市场。年,全国图书市场整体增长率为12.3%,而文学大类中最具影响力的小说类图书同比增长率为14.2%,跑赢大盘。从开卷对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各月监控的数据来看,文学类图书近一年来在综合零售市场的码洋比重基本稳定在12%?15%之间,在6月和11月呈现出两个销售高峰,而在9月的码洋比重明显低于其他月份。整体图书市场的结构有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每年开学季的时候,教辅图书的销量大幅提升,大众图书的码洋比重都会出现下降,而在暑假时,经典名著类图书销量往往增加,带动文学整体的市场份额增长。此外,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的“双十一”促销对图书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尤其是文学类这样的大众读物,在“双十一”期间的销量会有显著提升。
国内小说码洋比重增加图2:年不同渠道文学类畅销书Top构成
图3:国内外小说码洋比重及其新书码洋比重
在文学类图书中,小说和散杂文是最大的两个类别,畅销书往往出自这两个类别。无论在实体店还是网店渠道,小说类都是文学类中占绝对优势的类别,码洋比重均超过半数,而散杂文所占份额相对少一些,在20%左右。在文学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小说类文学作品的表现也最为突出,小说占整体市场码洋比重从年的7.36%上升到年的7.49%。在小说市场中,国内外现当代小说一共占有44.13%的码洋比重,接近小说整体市场码洋的一半。在44.13%的码洋占比中,外国的现当代小说占据绝对优势,码洋比重为27.17%。进入年,中国现当代小说和外国现当代小说的差距明显减少,从年的10个点的差距缩小到年的4个点。国内现当代小说正在逐渐从引进作品手中夺回市场。如果将目光扩展到整个中国小说,将推理、幻想、都市等小说分类也加入其中,则中国小说相比于外国小说的领先优势出现明显的扩大,中国小说占国内外小说的码洋比重从年的56.36%上升到62.36%。一方面是引进小说的码洋比重在降低,另一方面是小说的市场码洋比重在增加,国内小说阅读的回暖,是很明显的。
表1:年实体店文学类图书畅销书Top10
表2:年网店文学类图书畅销书Top10
暖心治愈系文学当道近两年来,文学市场,尤其是散杂文市场中,新生代作家的表现特别抢眼。青年作家大冰、卢思浩、张皓宸等,写作风格十分类似,在行文和故事中突出一个“暖”字。这类暖心治愈系图书,与现代都市青年的实际需求相契合,因而在年轻人中颇具吸引力。加班频频的工作,高居不下的房价,现代都市多样的生活压力难免让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身心俱疲,渴望阅读单纯的“疗愈类作品”。此外,这类作品在推广宣传时也着意塑造作者的“暖男”形象,通过各类网络宣传,为作者本人带来了大批女性粉丝,进而提高作品销量。
这类作品还有另一个特点:一本书往往分为多个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篇幅较短。这个特点迎合了年轻人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一个个小故事也很适合上班族在通勤路上或午休时间见缝插针阅读,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能给人一种“读一本书”的满足感。碎片化浅阅读的出现与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关,同时也与信息爆炸带来的多样选择有关。微博、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专科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