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经常处于一种放空的状态,不是工作量不够,不是前一天晚上没睡好觉,像很早以前“脉动”的广告一样,在我身处的环境里,世界都是倾斜的。
我猜,这是快要到周末的原因。
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从开始上班的第一天,是不是就在期待周末。想着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去浪,想着在床上四仰八躺,或者周五晚上早早下班赶一趟高铁,去最近的城市散散心……
然而“诗和远方”可能不属于两类人:
1.没钱2.没时间
难道没钱就不能浪吗?!难道没时间就只能甘心当个上班族吗?!
只是哪里有勇气去抛下眼前的一切,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呢。相信我亲爱的,即便没钱没时间,你也能来一场旅行,只要你心有梦想,带着正能量。
文章作者:卷卷
(ID:youqucoco)
本文转载自:大大的世界小小的人儿
(ID:dearqingyue)
或许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小时候去家边上五十公里外的省城,都觉得是一趟了不起的行程,算着日子数着还有多久才能出发;
长大后,却觉得世界越来越小了,出趟国都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了。
可偏偏我们手上的财富越来越多,能去利用这些财富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
工作日需要加班;逢年过节需要回家看爸妈;好歹挤出个年假,又好想休息整顿下,哪来精力天天出去浪。
又或许,看着北上广噌噌噌上涨的令人猝不及防的房价,觉得手上财富再多也不算多,日子还得紧巴巴地过。
于是总有人说,诗和远方谁不想要啊,可是眼前的生活怎么办啊。
哪里来的钱啊,哪里来的时间啊,哪里来的勇气去抛下眼前的一切啊。
可是诗和远方就注定和脚踏实地的生活矛盾么?
那些把每天的日子过成诗和远方的人真的只是童话般的存在么?
看完这篇文章,你便会知道,那些把远方当成故乡的人,到底是怎样生活着的。
我记得一次在波兰的时候,住进了一家叫做“肉桂卷”的国际青旅。
外面看上去就是一间普通的居民住宅楼,没想到一打开门,耳边就传来热闹的嬉皮士音乐,三三两两的的年轻人在休息区的沙发上喝啤酒谈天说地吹牛逼。
闲聊中,一位来自英国的叫做Edowell的小伙子拉着我,兴奋地跟我说起下一站要去东南亚走一圈的旅行计划,光是泰国就要呆上一个月。
“你不用工作吗?怎么有这么长的假期啊?”我打算先弄清楚了这些俗世世界里的现实问题,再去仰慕他诗和远方的伟大的计划。
“我辞职了呀,想玩多久玩多久。”
“那你以前是干嘛的呀?”
“我是厨师,做意餐的。这几年我都是干半年,玩半年。工作的时候好好攒钱,出门的时候放肆地浪,没有时间限制,可以自由安排。”
说到厨师,我顿时就秒懂了。
和国内与“新东方”“蓝翔”这些“技校”名词紧密相连的“厨师”不同,厨师这个职业在国外是极其受人尊重的高薪行业。
在欧洲,深受法餐意餐的影响,大家讲究生活质量,能做出一手精致料理的厨师自然是受人尊敬。
那些在米其林星级餐厅工作的厨师,得到的薪酬自然也不比医生、律师低。
说完,他看着我一脸羡慕嫉妒恨的表情,特地语重心长地加了句:小姑娘,想要出去浪,拥有一项安身立命的技能很重要啊。
诚然,不管是国内外,安身立命的技能,都是大家实现诗和远方不变的真理。
Edowell凭借自己能做一手精致意餐的技能,能让伦敦街头大大小小的餐厅求贤若渴非他不行,也让他有了说辞职就辞职的勇气。
毕竟,有了他这样的技能,回来的时候想去哪工作就去哪工作。
至于那些一天到晚在路上的女生,我身边还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去土耳其交换之前,我联系上了比我早一年过去的学姐Elena。
对于土耳其的热爱,以及对更大世界共同的好奇,让我们彼此都有些相识恨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