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基本数据出炉

年,高校图书馆的馆均经费高于年,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馆均电子资源购置费亦高于年,馆均纸质资源购置费持续减少。馆舍面积持续扩大,馆均约2.49万平方米,大于年,有所高校图书馆在建新馆。

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高学历人才比例更大,减员增效充满活力。

数字化设施全面普及,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深入。

资源共建共享活动走向拓展和深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在资源建设、平台再造、服务提升、管理优化、协同创新等方面拾级而上,已成为支撑和保障中国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文献资源购置费

年,共有所(年为所)高校图书馆在“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填报数据,数据有效的为所(年为所)。年度总经费的平均值约为.4万元(年的平均值约为.7万元),与年相比增加了42.7万元,中位值约为.1万元(年的中位值约为.0万元),标准差约为.3万元(年的标准差约为.0万元),极差约为.5万元(年的极差约为.0万元),年的极差比年更大,表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年度总经费的差距依然巨大,投入极不均衡,而且不均衡状况呈现出年度差异。年度总经费的具体分布情况。

年高校图书馆总经费分布

共有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年度文献资源购置费数据。文献资源购置费的平均值约为.5万元(年为.2万元),明显高于往年,延续年以来的持续走高趋势。中位值约为万元,系排在第位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图书馆和第位的广州商学院图书馆的数据之间。众值为10万元(年为万元),标准差为.6万元(年为.2万元)。文献资源购置费排在前5位的高校馆。

年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前5名

共有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年度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数据,总数约为21.95亿元,较年增加了3.88亿元,总经费增长主要是因为提交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总量增加了。均值约为.1万元(年约为万元),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出现小幅上升,明显低于6年平均值。近10年纸质文献购置费的均值分布情况。

6-年高校图书馆馆均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万元)

中位值约为.0万元(年约为.7万元),即排名第位的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

共有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电子资源采购费数据,电子资源的总采购费用约为21.98亿元(年为16.47亿元)。电子资源采购总费用大幅增长与提交有效数据的图书馆的数量增加有关,也与各馆实际采购费用增长有关。电子资源采购费的平均值约为.1万元(年约为.4万元),约占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的54.4%(年约为51.3%),所占比例较年升高了约3.1个百分点,且平均值逐年升高,延续6年以来的持续走高趋势,历年比较状况。

6-年高校图书馆馆均电子资源购置费(万元)

中位值是排在第名的安顺学院图书馆的数据,约为95.8万元(年约为88.4万元)。众值约为5万元,标准差约为.5万元,最小值仅为元(为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最大值为9.1万元(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两者相差.3倍(年相差是.1倍),可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费用的离散度很大,馆际差别显著,且馆际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扩大。

馆舍面积

共有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年度馆舍面积的数据,建筑总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年为.7万平方米),馆均约为2.49万平方米,与年的2.41万平方米相比略有上升,标准差约为1.78万平方米,高于年的1.74万平方米。中位值约为2.1万平方米,众值为2.1万平方米,标准差和众值基本相等,它们落在并列排名第位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惠州学院图书馆、景德镇陶瓷大学图书馆、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宜春学院图书馆、滨州学院图书馆、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和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建筑面积上。建筑面积位居前5名的图书馆。

年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前5名

年面积最小的为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为平方米,排名第一的中山大学图书馆的馆舍面积是其.1倍。从6年到年,高校图书馆的馆均建筑面积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年开始增长缓慢,高校图书馆进入建筑面积的平稳增长时期,具体分布。

6-年高校图书馆馆均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年,共有所高校图书馆填报有效的在建馆舍数据,设计建筑面积的总和约为.9万平方米(年约为.2万平方米),馆均约为2.41万平方米(年约为2.44万平方米),较年略有减少。中位值是2.03万平方米,即排名第65位的福建商学院图书馆的在建面积,众值是2万平方米,标准差为1.6万平方米。

在建馆舍设计建筑面积的馆际差距也很大,如排在最后的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图书馆,在建新馆面积仅为平方米,但高于年排名最末的上海健康医学院图书馆平方米的在建新馆面积。从6年到年,高校图书馆馆均在建新馆设计建筑面积呈递增趋势,年以后,又呈现出一定幅度的升降趋势,但稳定在2.2万平方米至2.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具体分布。

6-年高校图书馆馆均在建新馆设计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人力资源

“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各馆自报的数据表明,年,尽管馆舍面积和馆藏数量持续增长,但馆均在编职工人数处于下降状态,这意味着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持续提高,高校图书馆聘请了更多的合同制职工和临时职工。与此同时,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平均人力成本继续降低,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压力日益加大。

年,共有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在编馆员数据。在编馆员总人数为人,馆均约为38.1人(年为37.7人),中位值为26.5人,众值为18人,标准差为35.1人,这些说明高校图书馆在编馆员的数量相差较大。在编馆员最多的武汉大学图书馆有人(年为人),但近几年始终处于减少状态。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图书馆的在编馆员均为0,厦门演艺职业学院图书馆的在编馆员为1人。总的看来,在编馆员人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在编馆员人数排名前5位的图书馆。

年高校图书馆在编馆员人数前5名

共有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获得博士学位的馆员数量,其中所高校图书馆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馆员,表明博士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仍处于稀缺状态。所高校图书馆有获得博士学位的馆员,拥有博士学位馆员的总人数为人(年为人),平均到提交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每馆拥有博士0.97人(年为0.95人),中位值和众值都是0人,标准差为2.16人。在提交数据的图书馆中,有66.8%的高校图书馆没有博士馆员,有13.9%的高校图书馆仅有1名博士馆员,有7.5%的高校图书馆有2名博士馆员,有6%的高校图书馆有3-4名博士馆员,仅有5.9%的高校图书馆有博士馆员5名及以上。博士馆员的数量排在前5位的高校图书馆是:复旦大学图书馆,21人,占该馆在编工作人员总数的12.5%;中山大学图书馆,14人,占5.45%;北京大学图书馆,14人,占9.4%;四川大学图书馆,13人,占6.95%;清华大学图书馆,13人,占5.5%;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13人,占14.94%。

共有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在编硕士学位馆员的信息,其中所高校图书馆没有在编硕士学位馆员,所高校图书馆有在编硕士学位馆员,硕士学位在编馆员总人数为人(年为人),平均每馆拥有硕士馆员10.11人(年为9.85人),中位值为6人,众值为0人,标准差为12.59人。仍有11.9%的高校图书馆没有硕士馆员,有18.3%的高校图书馆拥有1-2名硕士馆员,有19.1%的高校图书馆拥有3-5名硕士馆员,有18.2%的高校图书馆拥有6-10名硕士馆员,有10.3%的高校图书馆拥有11-16名硕士馆员,拥有硕士馆员17人及以上的图书馆占20%。这些数据表明硕士学历馆员正成为高校图书馆人才招聘的主要对象和开展知识服务的生力军。在拥有硕士学位馆员的高校图书馆中,排在前5位的是:中山大学图书馆,人,年为87人,年增加15人,硕士馆员占该馆在编工作人员总数的39.69%;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94人,年为82人,年净增长12人,硕士馆员占44.55%;武汉大学图书馆,85人,年为86人,硕士馆员占32.08%;北京大学图书馆,74人,年为73人,年净增长1人,硕士馆员占49.66%;复旦大学图书馆,73人,年为70人,年净增长3人,硕士馆员占43.45%。各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馆员人数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这说明图书馆馆员的学历结构正在提升,硕士研究生学历馆员成为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主要群体。

共有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本科学历馆员数据,共有本科学历馆员11人,是硕士学位馆员总人数的1.85倍(年是1.87倍),平均每所高校图书馆拥有本科学历馆员18.8名(年是18.4名)。这些表明:本科学历馆员仍是高校图书馆的主力,但其所占比例正在减小,相对于硕士馆员的数量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有7所高校图书馆无本科学历馆员,占填报数据的高校图书馆的0.8%。有37.1%的高校图书馆有1-10名本科馆员,有26.7%的高校图书馆有11-20名本科馆员,有17.1%的高校图书馆有21-30名本科馆员,有13.6%的高校图书馆有31-50名本科馆员,仅有4.7%的高校图书馆有本科馆员超过50名。本科学历馆员最多的为武汉大学图书馆,总人数达到人,较年净减少4人。

共有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大专学历在编馆员数据,总人数为人。有94所高校图书馆无大专学历馆员,所占比例为11%。在有大专学历馆员的高校图书馆中,有1-2名大专学历馆员的高校图书馆占23.2%,有3-7名的占34.8%,有8-15名的占21.8%,有超过15人的仅占9.2%。大专学历馆员最多的为中南大学图书馆,有39名。

在提交大专以下学历馆员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中,有效的为所,学历在大专以下的馆员总人数为人,其中有41%的高校图书馆无大专以下学历馆员。有1-5名大专以下馆员的占47.1%,比年的47.5%下降了0.4个百分点。从整体上看,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正在向高学历化、多学科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高校图书馆表现得相当明显。t值检验发现,“”高校图书馆的在编馆员,学历层次总体上高于“”之外的“”高校图书馆。从总体情况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正在朝高学历的方向转型,但发达城市重点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的转型速度明显快于欠发达城市的非重点高校图书馆。

在高校图书馆馆长中,男性馆长占71.2%,高于年的70.9%和年的69.1%,可见男性馆长仍占多数,所占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专职馆长占91.2%,与年的90.7%、年的91.5%、年的89.9%及年的89.1%相参照,基本保持稳定,表明高校图书馆更倾向于设置专职馆长。有76.7%的馆长的学科背景为非图书馆学专业,年为74.5%,年为74.8%,年为75%,年为75.7%。这些数据表明高校图书馆馆长的专业性认可度比较低,但基本保持稳定,这是因馆长职位过于行政化引起的。从总体上看,图书馆学科班出身的馆长仍占少数,图书馆馆长工作的专业技术特征受到高校的全面认可还有很长的路。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特别是高学历教育,应该







































盖博士白癜风遮盖液
斑鸠菊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345rhic.com/tscbhy/9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