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众取宠的书名与图书品质提升没有关系

刘军连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kntd5my/

曾见到一青年作家在微博中吐槽某些出版社编辑为名家作品集中取名时糟蹋经典,一时引发网友热议。据这位作家列举的某出版社出版的一套9本的民国大师的经典书系,分别收录了鲁迅、沈从文、梁实秋、张恨水、胡适、徐志摩、朱自清、郁达夫、周作人的作品。这套书系把沈从文的传世名著《边城》,改名为《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梁实秋的《陌上谁人依旧,固守流年》,胡适的《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等,也都是图书编辑修改的书名。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某些出版机构近些年来出版图书的书名,就会发现,很多书名其实都掉进了“标题党”的陷阱,有些书名不但低俗,还歪曲了原著的本意。这些走样的书名,大多为进入公版书领域里的出版物。有些编辑虽然也读过《著作权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著作权的核心要义。即使一个作家的作品进入公版书领域,但是其作品的内容也不能随意篡改,否则就是侵权。

我逛书店时也会经常看到有着稀奇古怪书名的新书,不仅感到莫名惊诧,也失去了翻阅购买的兴趣。如某社出版的言情小说,都是这样的书名:《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我的世界很小但刚刚好》等,再看内容简介,情节大同小异,无非是打情骂俏,男欢女爱等。

这些书名和前述篡改名家的书名,不但对出版人的出版使命和职业操守是一种亵渎,还显示了某些从业人员对出版物认识的偏狭。

图书作为特殊的商品,不同于任何一种商品,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知识、传递美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书名是图书的“眼睛”。几千年里,我国的出版人和作家无不为起一个好书名而呕心沥血。同时,一个好书名不但会促进这本图书的热销,还会在读者心目中留下难忘的印象,但是按照传播规律,越长的书名越不容易被读者记忆。古今中外的名著名字没有几个超过6个字的,比如司汤达的《红与黑》、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呐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无不力透纸背,令人回味无穷。

而如今,有些作家或出版人专挑哗众取宠的书名,不但是一种对出版操守的失职,还是一种文化空虚的表现,而更是对自己职业水准的糟蹋。其中,对名家作品标题的肆意串改,不但影响了名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还会向读者传达一种错误的文化信息,辜负了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这是决不能允许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scbhy/17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