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断章》,[日]原岛春雄著,谢跃译,张宪生审校,上海人民出版社年1月版,52.00元
一、章太炎之“哀”或鲁迅之“寂寞”的异国共鸣者写此稿时,我的案头摆着一本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思想》杂志(年6月号)。这本杂志是我藏书的部分,在东京神保町旧书街购得。上面刊登着原岛春雄先生收入此书中的论文《章太炎的学术与革命——从“哀”至“寂寞”》(第—页)。我是年在图书馆中发现这篇论文的;论文刊载二十年后,它与一个迟来的中国读者相遇。从作者年谱推测,这应是作者37岁时的论文。《思想》创刊于年,是日本人文思想类最为权威的商业性学术杂志。日本这类杂志一般不接受外面投稿,常常是杂志社委托某位权威的学者就某一主题组稿,或者杂志社直接约稿,因此,严格讲是审人非审稿的机制。因为章学研究论文并不是那么多,而且是出现在《思想》上,这篇论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对这位作者毫无所知。副标题“从‘哀’至‘寂寞’”,显然是章太炎(—)之“哀”、之“寂寞”的共鸣者。这又让我想起鲁迅(—)。鲁迅在年至东京留学的后期将自己置于章太炎浓重的影响之下,拳拳服膺之。鲁迅当是另一位影响深远的从“哀”至“寂寞”者。在章太炎解读者中,萧公权先生(—)大概是对章太炎的“哀”或“寂寞”最为敏感者。萧公权尝言:“吾人如谓章氏为中国最悲观之政治思想家,殆无大误。”鲁迅何尝不是?原岛先生这位“哀”或“寂寞”的共鸣者,也令我想象不已。这是我最初与原岛先生的“相遇”。
大概是年年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魏育邻教授偶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