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阅读的天堂

◆徐迅雷

“天堂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如果你的城市美得像天堂,那么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士,就是在“天堂的天堂”里工作。

而对每个人来说,阅读,就是真正的“天堂”。

A

鹿特丹当地时间年8月21日下午,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颁布了“年度公共图书馆奖”获奖名单。

这个简称为“国际图联”的老牌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咨询机构,成立于年。该奖项旨在表彰年内全球范围新建开放,在建筑功能、创造性、IT解决方案和提升本地文化多个方面取得综合性成就的公共图书馆。

今年共有来自11个国家的16家图书馆参与角逐,4家图书馆入围,分别是:

中国上海图书馆东馆、斯洛文尼亚亚内兹·沃伊卡尔德·瓦尔瓦索公共图书馆、澳大利亚帕拉马塔市图书馆、西班牙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图书馆。

这4家被提名的图书馆,都非常注重环境意识、社区参与,建筑风格独特,证明它们都是真正为未来而建的图书馆。

最终,该奖项花落西班牙巴塞罗那这家以“马尔克斯”命名的图书馆。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该馆像一叠打开的书页折叠起来的书,无论是从建筑本身来看,还是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都堪称典范。它体现了与周围环境和当地文化互动的精神,可成为世界各地图书馆的“灵感灯塔”。从底层的展示集市、创意论坛,到楼上的阅览室,从礼堂、烹饪工作室,到青少年儿童感官空间,每个区域都为读者提供一个温馨宜人、体验感极好的环境。

作为4家获得提名入围图书馆之一的中国上海图书馆东馆,位于上海浦东,面积达平方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单体图书馆。图书馆的外观,以含蓄的手法向印刷文学的历史致敬,建筑外立面将15张大理石纹路的照片,通过3D打印玻璃技术,“装订”在图书馆的“封面”上。

8月22日,国际图联公布了年绿色图书馆相关奖项的评选结果。在28个投稿案例中,最终两个获奖者是:

哥伦比亚EPM图书馆,凭借“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摘得“最佳绿色图书馆”桂冠;

加拿大西温哥华纪念图书馆,以“驻点气候作家”案例,荣获“最佳绿色图书馆项目”称号。

今年,哥伦比亚成为“大赢家”,EPM图书馆是直接的赢家,西班牙马尔克斯图书馆可谓是间接的赢家。

EPM图书馆于年落成,占地约平方米,设计理念是“知识的金字塔”;它所在的麦德林市西斯内罗斯广场,因为图书馆的出现而“天翻地覆”——这里,曾是麦德林无家可归者的聚集地。

作为“绿色图书馆”,该馆软硬兼施“两手抓”:楼顶安装了块太阳能电板,每年可发电兆瓦,解决图书馆能源消耗的39%;持续地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熏陶,提供给用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shuxingye.com/tdgts/15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