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企业,如何稳中求变?
年1月17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织书达鲤“实践队(“‘鲤城必经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福建省泉州市鞋纺产业发展现状探究”社会实践研究团队)一行人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动车站集结完毕。之后在队长李嘉琪的带领下,分三队奔赴泉州市晋江市各服饰城、大型商场、百货公司、制鞋机器工厂、鞋底加工工厂开展实地调查。
泉州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国内鞋纺产业重地,泉州鞋纺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鞋纺生产基地,形成了一个横跨鞋纺业上、中、下游的庞大的产业集群,因此,我们将其作为考察“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纺织产业现状的地点。
团队一共分成三个小组,以最大程度上节约社会实践时间和成本,分别前往各服饰城、大型商场、百货公司、制鞋机器工厂、鞋底加工工厂。
晋江路边服装摊
晋江服装商场
通过走访各个服装商场,与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当地的销售情况,解读目前国家针对鞋纺行业的相关发展政策。
与服饰城销售人员了解相关销售情况
晋江鞋服商品市场
与鞋服商城店主了解相关销售情况
与商城童鞋批发店主了解销售情况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通过走访百货商场和鞋服市场,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很多商家建立了线上店铺进行零售,销售额一直保持着可观且稳定的增长速度。
之后,通过前期联系,实践团队成员进入世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关氏实业两家工厂内部参观,并对其中的工人了解了相关情况,并对经理和老板进行了重点访谈。
参观制作鞋底的机器工厂内部
参观制作成品鞋的工厂
对其中的工人了解了制作鞋业的生产流程情况,具体了解鞋子的制作流程。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学生,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需要深入实际情况,切忌纸上谈兵。
与工厂经理了解相关情况
实践小组通过前期联系,团队成员进入世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关氏实业两家工厂内部参观,和该工厂的经理和老板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讨论十分热烈,双方都对当前泉州市鞋纺产业的发展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他们表示鞋纺产业虽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由于制鞋业的特殊性,往往需要根据客户的定制需求来生产鞋底和鞋面,这种非标准化的要求使得鞋企在生产时难以实现全自动化。目前鞋企生产几乎为半自动化,必须搭配人工,所以鞋业发展必然受到全球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制约。目前东南亚以其劳动力成本优势对晋江鞋坊产业的外部竞争压力较大。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受益匪浅,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同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我们应更多地